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1
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抱怨过的东西,想一想自己失去过的东西,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因此而后悔?抱怨,倒不如去改变……
说起也是,我们常抱怨宿舍的不好,学校的规章制度甚严,老师的严厉,父母的不理解,朋友做错一点事等等,有时因为这样而忐忑不安,甚至寝食不调。有时因为同学的一句话一个举动而埋怨他,对这个同学冷落甚至憎恨,值得吗?是不值得的,而且这样我们就失去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有可能就是你一生中最好的,看完这篇文章,我顿时大悟,我的生活是应该五彩缤纷的,况且现在正是我的青春年华,我要用我的激情去装束我的生活,而不是一路抱怨,到头来也不过是于事无补。所以我要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阔胸襟。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不要因为一点瑕疵就开始抱怨,我们做的是追求完美。
“如果抱怨成了习惯,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无利,生活就成了牢笼一般,处处不顺,处处不满,反之,就会自由高兴的生活与工作,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又何来抱怨呢?
抱怨,只会使自己纳闷,忧伤,觉得生活枯燥无味,劳累身心。以前我曾因为同学”不问自取“而埋怨他,开始是反感,最后我跟他的谈话从谈笑风生只剩下三言两语,甚至只有一个招呼。自己错了,就是错在抱怨。成长道路上难免有痛苦,崎岖不平。不要因此而抱怨,我们要化作美丽的蝴蝶,去装点我们的生活,化抱怨为微笑,宽容一生,一生快乐。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2
我对唐晓龙先生的《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一书进行了认真的品读,感受颇深。唐先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抱怨是一种病态,一般性的病痛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用药物就可以治好,而抱怨不止、喋喋不休却是一种顽固性的精神疾病,很可能会使生活变得更糟糕。任何事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如果你的眼里是鲜花,那你的世界将会一片灿烂:如果你的眼中充满垃圾,那你的世界就会是一片腐臭。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人活一世,有宠有辱,如月之阴晴圆缺。旅途有坎坷,遇人有不贤,不如意十之八九。谁也不会天天都打顺风旗,挫折与磨难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我们都有过不如意的时候,也都抱怨过。其实,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有时还会帮倒忙。如果把抱怨当成一种不良情绪的发泄,或者抱怨成为习惯的话,先是自己烦得要死,其次是干扰他人,导致人见人烦。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大家早晨带着一个好心情来上班,恰好碰上办公室里一个同事一肚子不如意向外发泄,你的情绪一定会一落千丈。没有人愿意看你那张苦脸,自己心理阴郁,也给周边的人造成精神污染。大家的心态是属太阳能的,周围阳光灿烂,我们心里也会感到很温暖。拥有阳光心态,你会春风满面,那是心灵的光芒发散与外,是美的洋溢,使周边的人感受到正面的能量,呈现的是昂扬的心理态势。
抱怨是件愚蠢的事情。记得魏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抱怨环境不好,常常是自己不好;抱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抱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抱怨孩子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有的同志感到自己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赌气,什么都不干,结果耗费的是自己的生命;有的同志抱怨给的钱少,工作不求精致,到头来,翻工的还是自己。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命运,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抱怨下雨淋湿了衣服,你不打伞你怨谁?抱怨买不到可体的衣服,你不减肥你怨谁?任何事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为什么总要找出对自己最不利的角度,跟自己过不去呢?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成功、快乐、幸福的因素,我们应该把它放大、再放大。能够改变的力争去改变它,不能改变的试着接受它,学着“让身体适应床”吧。
改变自己,活出精彩。周国平先生讲:老天给我们一条命和一颗心,人生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照看好,把心灵安顿好。改变自己,学会减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心里装着太多的事就会感到很累,心累了就会出问题。其实,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先删去鸡毛蒜皮,再把当前无法改变的冷藏,剩下的就只有开心和快乐了。改变自己,学会放松。不管多么紧张的事情,心里不要紧张,因为紧张一点作用也不起,而且会是事情变得更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人会生病,包括心理和肌体。把事儿看淡一些,心态平和了,快乐也就来了。改变自己,学会乐观。脸哭,心先潮湿;心笑,脸才会笑。我们常说“热情洋溢”,热情是从心里洋溢出来的,是内心的蓬勃向上,是健康的心理态势。改变自己,学会找乐。天还没有塌下来,带着镣铐还跳舞呢。要学会寻找生活的乐趣,唱歌、跳舞、弹琴、画画、练字、爬山、散步……改变自己,学会收藏。收藏快乐和幸福,把它当成棒棒糖,感到苦时拿出来舔舔,穿着糖衣的药片好下咽。
把心窗打开,让阳光进来。先哲说:如果生活是一座房子,良好的心态就是一缕阳光,没有阳光照进来,房子装修得再好也是暗淡的。拥有阳光心态,你会激发出无穷的智慧与活力,会以积极的姿态审视人生,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空气是这般清新,天空是那样蔚蓝。这是一种内心的愉悦,情感的慰藉,精神的支撑。面对失误不沮丧,面对失败不气馁,危局面前镇定自若,大事面前稳得住阵脚。阳光心态使我们的胸襟更加广阔,处世更加豁达从容。记住:快乐就在当下,幸福就在我们周围。
抱怨不如改变读后感3
放假前的一次会议领导讲话,让我们都去图书室借一本书《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要求我们在假期读完这本书,并且做好读书笔记。
《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一书给我印象较深刻的是: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
事实上有些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不是我们抱怨的对象。我们总喜欢躲在后面无休止的抱怨,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想,很多时候,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现实,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看书时,头脑中总是浮现某些人某些事,想着自己其实就是在抱怨,不知不觉地在抱怨。很多不好的事都是因为说出了抱怨,很多时间也都浪费在无谓的抱怨中。抱怨只会让自己更烦躁,更没安全感,没自信,而这些我们却一直都没发觉。当你呆在其他抱怨者身边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而不是不要的东西上。抱怨就是把焦点放在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头,所谈论的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
我想不抱怨对于目前的我们而言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对于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在生活上,工作中遇到不顺心,不随意的事,所以我们习惯了发发小牢骚,吐吐苦水,总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我们在说负面和不快乐的事的时候,就会接收到很多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有时甚至影响到身边的人。现实生活中,值得我们抱怨的事情确实是太多了,遭逢天灾,逆境,贫富差距,不公平的待遇等等。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我们总是把它当作借口,以逃避自己向往的却没有完成的目标,我们会抱怨,其实是自觉不配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我们自已让自己变成受害者,受害者永远不会成为胜利者。我们总是用抱怨来为自己的缺点、害怕成长和改进找借口。抱怨从表面上看,是会带来暂时性的“好处”,但它最终将我们的人生拖入绝望和混乱,抱怨困难并不能让它得以解决,也不会减轻我们内心的痛苦。我们要习惯的去接受它,且永远都不去抱怨,我们有必要相信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设性永久改变,是自我的改变,我们有权利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但不是靠抱怨。放下抱怨,却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抱怨是容易的,正如心理专家所言,“抱怨带来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是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事物美好光明的一面,却需要意志力。”
人生不可能总走上坡路,情绪也会有高峰和低谷,那么当身边的人都在抱怨时,我们该怎么办?其实,觉得别人经常在抱怨,是因为我们自己也一样。我们注意到另一个人有这样缺点,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如果想指出别人的负面特质,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倾向,然后要心怀感恩,庆幸自己有机会,能觉察这个缺点,并进行疗愈。
读了这本书后,我认识到人生是不公平的,同时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每一个选择的关头都有前进与后退的冲突。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要从容的面对,不抱怨,不放弃,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每个人都面临着挫折和失败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我们必须活出想要其他人效仿的样子,让自己的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人生也会更加美好,圆满。如果我们对自己坦诚,就会发现生命中足以让我们正当抱怨的事情,其实寥寥可数。我们的抱怨多半都只是一堆“污听觉染”,有害于幸福与美满。
最后我想引用甘地先生的一段话:“我们必须活出想要让其他人效法的样子。如果你想要其他人改变,你自己就必须先改变。我相信你有着最崇高的理由,才希望他们改变,既然你也是这段关系里的参与者,就代表某种程度而言,你在这沸沸扬扬的抱怨中也参了一脚。你若想引导某人改变,就要记住:领袖应该站在最前线。迎向边界,开拓疆土,让其他人追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