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学反思(精选9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智取生辰纲》教学反思(精选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智取生辰纲》教学反思1
说来惭愧,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作为语文教师,我竟没有完整地看过《水浒传》,对于男人之间的打打杀杀,起义反抗,我并没有多少兴趣。语文课本能将《水浒》中的这个故事片段选入文章是有其道理的。细细读过之后,才发现作者的了不起。
男人之间的战斗,不似女人的小肚鸡肠的算计,而是智慧的过招。今天,吴用为首的截取生辰纲的群体和以杨志为首的护送生辰纲的群体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的情节冲突还是杨志与截取生辰纲的七人的矛盾。
吴用并非无用,他是智多星。所以他的智慧表现在:知己知彼,智用计谋,智选天时,智用地利,智用矛盾。所以一行7人不费吹灰之力变截取了价值10万贯的生辰纲。
而杨志也并非无能,他一生想凭借自己的武艺封关荫妻,殊不知一生坎坷,都不如愿。好不容易得到重视,戴罪立功押送生辰纲,一路上小心谨慎,最终还是丢失了。从改变行装、行程、行时到智察枣客、卖酒汉,他都表现出机智、谨慎的一面,但他不能很好的处理内部矛盾,采取简单蛮横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士兵们,尤其是不能很好处理与老都管的关系,导致自己失去了人和。所以最后被吴用所设计。
整堂课我围绕着两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展开,学生通过视频和读书,找出两个人物相关的情节描写并分析得出其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异同,最后分析智取成功和智护失败的原因,从而得到一点点生活启示:作为组织管理者一定要协调内部人员的关系,而在生活上做事也要深思熟虑,要多积累,多应变。
《智取生辰纲》教学反思2
无论长短都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小说亦是如此。长篇小说中,往往某一片段情节对于整部作品有着深远的意义。例如《红楼梦》的“宝玉挨打”,《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
智取生辰纲在整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晁盖一伙人截取生成纲,不仅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命运,其产生的轰动效应和连锁反应也改变了一连串人的命运。自此,晁盖等人走上梁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梁山聚义大业,同时杨志、宋江、戴宗、李逵、张横、张顺……一大批英雄豪杰都最终归到了梁山大旗之下。
《智取生辰纲》一课节选自《水浒》,这一回目原题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成纲”,所以这个回目在黑板上写出来,学生很容易抓住这是双线并行。杨志押运是明线,吴用截取是暗线。对于课堂教学中也牢牢抓住这两条线。
一、双线并行说起因
对于这种掐头去尾的选段,学生在不熟悉原著的情况下往往很难迅速地走进文本。在这种情况下,课前的预习与课堂材料补充则尤为重要。按照这两条线追根溯源可以从杨志运送花石纲船被风浪打翻和刘唐醉卧灵官殿被雷横抓住押解着晁盖庄上说起。把材料罗列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梳理,课堂上直接把课文没有的前部分用自己的话概述。
二、双线并行理情节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而且智取生辰纲情节曲折动人,扑朔迷离很能引人入胜。因此带着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可以更好地摸准作者的文脉。但一头扎进去,学生可能会找不着北,所以提前告诉他们按照两条线分别概述,围绕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个环节分别概述两条线索的情节。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找出,从杨志这条线索应该是天热行军到黄泥冈歇息到最终中计生成纲被劫,归纳为三个词是行军、歇息、中计失纲。从吴用这条线应是定下计谋等待杨志到黄泥冈施计到最后成功劫纲。这样抓住了主线也就拎起了全篇。
三、双线并行析智取
题目是“智取生辰纲”,在分析如何智取成功的原因时,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吴用的成功其实巧妙地利用了天时、地利和人和。孟子虽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如果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那一定可以成功,反之则必败无疑。从天时来看,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课本上删去了描写夏天炎热的两首诗歌,其实加上可能会增加学生的阅读难度但对于烘托夏天的炎热,推动情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炎热的夏天,杨志行军人困马乏、苦不堪言,而吴用一伙人确实闲居山林以逸待劳;从地利来开,黄泥冈森林茂密,地广人稀,是截取的最好地方;从人和来看,杨志这边杨志带着老督管和两个虞侯以及众士卒,老督管倚老卖老,虞侯不听调遣、士卒心怀怨恨,而杨志又立功心切常常责打士卒,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很深,整个押运队伍不可能团结一致,遇到重大问题时,不能意见统一,加上杨志自身左右狐疑就必坏大事。而吴用这边,以晁盖为首,大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角度来说,吴用尽占,杨志尽失。
用双线比较阅读的方式,看似把文章割裂开来,其实是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式来把握文本,割裂最终是要整合。当两队人马相遇,上演偷酒下药好戏时,让学生齐读,这个部分人物的各种描写方法的运用可以让我们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描写手段的高妙。最后分析其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跳出文本后,最后再回到文本,思路清晰了,再品析语言文字,体味细节,那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了。
《智取生辰纲》教学反思3
《智取生辰纲》是一篇从文学名著《水浒传》中节选出来的文章。在课本中是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并且文白参半,方言较多,这些都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另一方面,文章情节跌宕起伏,饶有趣味。以前讲解这样的课文,我总是在字词上花费较多时间,担心学生会在这方面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发现,这样讲授课文,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完整性,从而减弱他们对于文章的兴趣。因此,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的考虑是,如何在不占用很多课堂时间的情况下,让学生读懂文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激发学生兴趣上面,培养他们对于小说阅读的兴趣,进而更主动地进行语文的学习。
想节省课堂时间,就必须做好预习的工作。我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课文,疏通字词的读音,认真阅读课文的注释。课堂讲授的时候,我把生字词讲解的任务分配给了学生,安排一位学生把他认为需要注意的生字词点出来。这样做的目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好地达到裨补缺漏的效果。适当地点拨稍难的几个生字词后,我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够弄懂文章的大意。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在几个方面做了准备:
1、补充跟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
课前,我查阅了很多《水浒传》的资料,特别是跟这一部分有关系的,经过筛选与提炼,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补充了杨志的生平资料,关于花石纲的小故事,用贴近学生的语言讲给他们听。我感觉到,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对于杨志这个人,对于课文的故事都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2、运用多种素材:
小说这种文体,可以容纳相当广泛的内容,讲授小说的课堂也应该丰富多彩。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展示了描绘课文情节的邮票,杨志的画像,电视剧里相关的录象,使学生头脑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加栩栩如生,更加吸引人。
3、重点突出:
整节课围绕“智”字进行,让学生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双方的智慧所在。在故事中双方智慧碰撞的同时,学生的智慧也在课堂中激荡,体会到了智慧带来的乐趣。
针对初三学生的特点,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阅读方法的点拨,例如,在理清情节的时候,提醒学生学习在较长篇幅的文章中筛选信息。在寻找线索的时候,提醒学生注意明线,暗线的知识。这样,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吸收有效信息,运用在实际阅读中,提高学习的效率。不仅有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掌握切实可行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我感到,应该对学生更有信心,在课堂上多给他们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优美的篇章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