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6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46人,中等生20人,优秀生15人。本班学生历来的课外作业完成得不够理想,大多数学生书写状况缭草;上课用心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的人不多;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差,上课走神等。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措施,力争本期有较大的提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二)图形与几何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第三单元 长方体与正方体;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四)数学思想方法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五)数学综合运用
1、探索图形;2、打电话。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 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
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平面图或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7、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六、后20%学生转化计划:
1、原因分析:
本身资质差,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不能将数学结合生活。
有的学生很聪明但是很自负,不认真,贪玩。
2、措施:
(1)平时多照顾他们。
(2)加强基础训练。
(3)加强学习习惯、行为的培养。
(4)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兴趣。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了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这些内容也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编排特点
1、 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 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 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 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 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 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
8、 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回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数的减法
3、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认识符号“=”、“〈”、“〈”,回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6、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回进行简单的分类。
7、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措施:
1、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
2、 针对计算教学这一教学重点,教学时注意:
① 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② 鼓励学生因题而异灵活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③ 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基础。
④ 培养认真、仔细地计算和及时检查的学习习惯。
3、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4、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五、本学期教改思路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积极开展教改实验,尽快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1. 9、1~9、7 ①准备教学②数一数③比多少
2. 9、8~9、14 ①比长短、比高矮②1~5的认识
3. 9、15~9、27 5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
4. 9、22~9、28 0的认识及单元训练
5. 9、29~10、5 国庆休息
6. 10、6~10、12 ①认识立体图形②平面图形
7. 10、13~10、19 ①分类 单元训练
8. 10、20~10、26 6、7和8的认识
9. 10、27~11、2 8、9的加减法、10的认识
10. 11、3~11、9 填未知数—加减混合
11. 11、10~11、16 整理和复习
12. 11、17~11、25 实践活动、11~20各数的认识
13. 11、26~12、1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14. 12、2~12、8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和半时
15. 12、9~12、15 9加几,8、7、6加几进位加法
16. 12、16~12、22 5、4、3、2加几
17. 12、23~12、29 整理和复习、实践活动
18. 12、30~1、5 总复习
19. 1、6~1、11 复习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