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怀远谈丝路商业精神论文

2021-08-08实用文

宁怀远谈丝路商业精神论文

  古丝绸之路,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开启了盛世汉唐之雄风,这条路不仅是通商之路,更是文化的传播交融之路。这条路所孕育的精神,就是开拓、包容、合作、共赢的大商精神,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讲的丝路商业精神,这条通道就是“大商道”。

  宁怀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创新战略策划家,从事战略策划三十多年,为区县经济和企业发展铸魂定位,成果丰硕。如今,带着浓郁的家乡情怀回归故里,站在长安看世界,站在未来谋今天,提出了“大商道”理念,将“大道至简,德足怀远”这一核心所承载的修身、治企、兴业、报国、济天下的使命融会贯通,并融入应运而生、相时而动的发展思维。这是宁怀远回归家乡后,从策划之术进入策划之道的涅。

  今天,在新常态下,如何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如何重塑商业精神体系、如何重塑信仰体系,如何重塑价值观体系等等,都是我们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时代责任和使命感。

  宁怀远先生是“丝路商业精神”的提出与倡导者,是大商道理念的创始人,今天丝路大讲堂栏目特邀宁老师,为大家讲述和分享“丝路商业精神”的形成过程与背景,阐述“大商道”理念,并对国家、区县、企业的如何运用作出精准分析,希望对大家有用。

问题一:

  何谓丝路商业精神

  主持人语:

  古丝绸之路是汉唐盛世开辟的一条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的商业大道,历史意义重大。站在中华文明千年历史看今天,习先生总书记以远见卓识和战略思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宁怀远老师,作为我国著名的创新战略策划家,站在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并倡导“丝绸之路商业精神”,这一观点的提出,填补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商业空白。那么,什么是“丝绸之路商业精神”?他昭示着什么样的精神实质?

  宁怀远:丝绸之路商业精神的核心是开拓、包容、合作、共赢。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这种开拓、包容、合作、共赢的丝路商业精神,才使得我们的经济、文化得到了东西的交融和贯通,才有了盛世汉唐的雄风和万国来朝的气象。这八个字是丝路之魂,也是长安精神的体现。

  为什么会这样提炼?

  首先说开拓精神。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个商道,而这个商道的贯通需要开拓的勇气和精神,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正是这种开拓精神的体现,经历艰难万险、重重考验才得以成功。如果没有这种开拓的精神,他的出使使命就难以完成,也就难以实现欧亚的贯通。张骞经过几十年的长途跋涉,完成了这一使命,这就反映了开拓精神的重要,而这一开拓精神正是丝路商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次说包容精神。何谓包容精神,简单说就是宽容和容纳,是指以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容纳不同的人和事物。为何千年以前会有盛世汉唐的雄风和万国来朝的气象?最重要的就是这种包容精神。在丝绸之路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如果东西方的商业和文化得不到交融和贯通,没有这种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去容纳,就不会出现汉唐盛世。从法门寺出土的24方琉璃器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产物,也是这种包容精神的体现。所以说,包容精神是丝路商业精神的核心,是长安精神的核心,更是汉唐气象的核心。

  最后说合作、共赢精神。丝绸之路的融会贯通,实现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往来,基础就是合作,站在包容的位置上去合作,合作所要实现的就是双方或多方的共赢,只有让这种合作与共赢精神紧密相连,迁绵延续,才能开拓丝绸之路,才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才能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宏图。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我把丝路商业精神概括为开拓、包容、合作、共赢八个字,而丝路商业精神不仅提炼了古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涵,而且将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继续激励着我们,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全球第二,而我们的软实力才排到第七位,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匹配,整个文化系统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觉醒和文化信仰。所以,我提炼这八个字的商业精神,就是为了填补文化软实力商业精神这一空白。

  这一丝路商业精神所昭示的精神实质就是“大商精神”,也是开拓,包容、合作、共赢这八个字的浓缩。这种“大商精神”凝结在“大商道”这个体系之中,从而使丝路商业精神更加的有了格局、载体和方向,这种格局、载体和方向统称为“大商道”,也是丝路商业精神的统称。

  为何叫大商道?因为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个大商道,而且背后孕育的精神是什么?那就是大商精神。想一下,奸商损人不利己,小商利己不损人,大商不为私利利己利人,刚好丝绸之路上这些大商们,不为私利,利己利人,有事业感,有使命感,才遵从了开拓、包容、合作、共赢之“法则”,才贯通了丝绸之路。

  用“大”字,说的是大商的概念,“大”代表格局,“商”代表载体,承上启下,“道”是方向是规矩。所以,把开拓、包容、合作、共赢的丝路商业精神,浓缩为大商精神,也叫大商道,刚好符合丝绸之路的大商道,但背后孕育的商业信仰体系、商业文明体系、商业标准体系、商业价值观体系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和重塑。

问题二:

  丝路商业精神的提出背景

  主持人语:

  丝路商业精神的核心是开拓、包容、合作、共赢,其实质就是“大商精神”,理论系统是“大商道”。从八字提炼到“大商”再到“大商道”,不仅提炼出了古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涵,与当前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思维契合。而作为丝路商业的提出和倡导者,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去研究这种商业精神?

  宁怀远:提出并倡导丝路商业精神,是基于那种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使命感而驱使自己去研究,去为我们的国家从民间角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古丝绸之路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在汉代的时候贯通了东西。在新的时代下,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在这个战略里,无论从国家区域性还是从宏观、微观角度,重新审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的大商,秉承着开拓、包容、合作,共赢的这条“大商道”,走出了一条不唯私利,利己利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通商大道,让这种丝路商业精神贯通丝绸之路。

  时至今日,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是用和平的手段重新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一次伟大尝试。为什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贫富差距等各种矛盾凸显,外围的局势,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我们中国形成一种围追堵截之势,怎么样破这个局?所以“一带一路”对外是对美国战略的反作用,对内是使我们国内生产的产品更多地走出去,这应该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世纪大战略。而且平衡了东西的区域发展,过去东部发展比较快,西部相对滞后,“一带一路”战略显然对我们东西部均衡的发展,对我们国家今后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实现中国梦,应该说是一个可持续的有效方法。

  这是在提出丝路商业精神之时具有的历史感。

  那么,今天的情况如何?在今天的商业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商业道德的缺乏,商业信仰的混乱,如何重铸商魂?如何重新净化商业环境?如何重新制定商业规则,替国家从民间找到支点?这是我在提出丝路商业精神时,具有的浓浓时代感。

  我认为要有“三个重塑”,一是要重塑秩序,就是要高压反腐,全面推进改革,冲破既得利益者的算盘,这个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二是重塑信仰体系,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说明了重整信仰体系的重要性,也是我研究丝路商业精神的体系范畴。这也需要十年以上时间。三是重塑生态,这包括环境、政治等各个方面。总之一句话,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国家需要价值导航。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召唤,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大重塑,将会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而信仰体系的建设,这就是丝路商业精神所研究的内容。因为商业、商界与国家、社会、老百姓的联系太紧密,商界是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如果商界没有标杆,没有底线,没有价值观,唯利是图,利欲熏心、坑蒙拐骗、没有诚信那是很可怕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

  这就是时代感的召唤,让我觉得提出丝路商业精神,有他的历史和时代价值。

  如何发挥丝路商业精神?这也就是而今我们的使命感。

  研究丝路商业精神所要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怎么样重新塑造商业的信仰。我们对商人的界定有三种:一是奸商,损人不利己,方方面面严格制约;二是小商,利己不利人,这种商人是做不大;三是大商,利己也利人,不唯私利者,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种使命感,让我们在研究丝路商业精神的基础上,倡导天下的华人华商要修身、治企、兴业、报国、济天下。要站在未来谋划今天,厚积千年而勃发今朝。

  这种使命告诫我们,不要唯利是图,要相时而动,应运而生,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国运、符合大势,符合时代,更要符合自己的良知。

  这就是使命感,是必须重塑信仰系统建设的使命。

  任何事情的发展,没有历史感是没有灵魂和血液的,缺乏时代感是苍白无力的,少了使命感是空谈误己误人的。要结合现在的形势,围绕“中国梦”、“一带一路”、“四个全面”等国家战略,激发思维,填补丝路商业精神这个空白。

上一篇:无锡崇宁路小学学区范围下一篇:直升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