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远程培训研修总结(精选6篇)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教师远程培训研修总结(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教师远程培训研修总结1
我在8月22日、23日参加了为期两天的“20xx年暑期海南省高中新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在这两天的研修当中,我观看了视频教程,聆听了专家对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指导意见,学习了南京市各学校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经验介绍;观看视频过程中我积极发表评论和参与在线研讨。在这次研修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学习了别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受益匪浅。现对本次远程研修进行总结:
一、端正态度,以学习的心态参与培训。
虽然从教已有5年,却是第一年教高中(之前由于工作需要上过小学、初中),所以我也勉强算是高中新教师。第一年上高中信息技术课,虽能完成教学任务,却是“摸着石头过河”,对整本必修模块教材及各部分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把握不是很准确。正好这次有参加高中新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的机会,所以要怀着学习的心态来参加这次培训。希望能够提高在处理教材、理解课标方面的能力,对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能借鉴别的教师的经验。
二、认真观看视频教程,提高把握教材的能力。
这次培训的视频教程是专门针对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而设计,很有针对性。视频课程有专家对必修模块的解读、如何上好理论课、集体备课和作品制作课等几个方面。
通过观看专家的解读,我知道了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的,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必修模块教材的编写也是按照这个主线来编写,和课程标准是相吻合的。还学习了专家对必修模块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建议和解读,比如:对信息及信息的特征这个内容以举例说明分析的形式来讲解,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入手,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哪些信息,再通过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例子分析其中包含哪些信息的特征。这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况比较类似,其他部分的教学建议对我在今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培训专题中有如何上好理论课。这部分的培训对上必修模块时帮助比较大,因为必修模块中前两个单元大都是理论的内容。如何上好理论课,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方法,在视频教程中专家、老师给出了很好的建议:理论课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来让学生讨论,从讨论中理解理论的内容;吸收其他学科中上理论课程的方法,迁移到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
三、积极参与讨论,学习借鉴其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本次培训要求每位学员发表一定数量的评论和参与在线研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存在的困惑。在线研讨为老师们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观看视频教程时,我积极发表评论,内容有自己对视频中专家、老师的解读的体会和看法,也发表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其他老师进行分享。参与在线研讨时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提出来,让其他教师分享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通过学习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学习了处理一些常见问题的办法,增长了自己见识。
四、积极完成作业,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本次培训要求完成两次作业,每天一次,第一次作业是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谈谈自己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我以提高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这方面,谈谈自己在上《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第三课时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技巧一课时自己备课、上课及体会的情况。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时也希望看到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次作业有自己的备课方案和作品制作课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两者选一。考虑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深,把握不准。于是,选择了《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整体备课方案一题。我把自己一学年来上《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课时安排计划和上每一节课时的备课、上课及课后体会进行全面的整理,也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
通过本次远程研修,自己收获颇丰。这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探索没有停止。在教学过程需要经常进行总结、梳理,整理自己的经验和困惑,也会经常在研修网上也其他进行交流学习。
新教师远程培训研修总结2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此次的培训中,我的收获很大。尤其是刘美伦老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课程,对我的启发最大,可以说为我未来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在课程中,刘美伦老师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加强教学方式研究、注重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中,我觉得新教师可以从“关注学生,启发思维,合作学习”等方面入手,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关注学生: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倡导以学生为本。不仅要关注教师怎么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所以,真正要搞好课堂研究,体现课堂的价值,就应该加大对学生的关注力度。在每一次的教学设计中,目标内容是否合理、呈现方式是否学生可以接受、语言表述是否学生能够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当学生在听课中遇到困难时,在作业中遇到困惑时,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一些批评学生的行为。我在教职高班级的时候,遇到过许多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过于薄弱。但通过自己的耐心讲解,学生最终还是理解了课本知识。总之,关注学生,就应该尽力创造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解决困难,以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树立学科信心。关注学生,最终目标就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
二、启发思维
传统的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在苦教,学生在苦学。学生更多的是知道了是什么,但并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这种思维定式,导致学生对许多难题望而却步,不敢尝试,甚至“以老师没讲过”为借口推脱。在新课程理念中,重点倡导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启发性思维。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多问为什么。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真正成为“引导者”,努力使学生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使学生不把学习视为畏途。
在我的教学中,我时常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一般来说,一个问题对某些学生来说可能很简单,但对其他人则不一定。因此,我一般情况下不会要求学生立刻回答,而是尽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思考。当学生回答完毕后,先不给以对错的评判,而是分析学生回答问题的主要思路。这种方式,在我的课堂上已是效果明显,师生互动有声有色,初步才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效果。
三、合作学习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重要学习方式。刘美伦老师在其课程中指出:“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策略。这种学习方式,是比较适合高中学生的,在我的教学中也在长期使用。
我所在的学校在推广“262幸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就是让学生合作学习。这种基于小组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具体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作讨论,共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总之,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互助精神与合作意识,这种意识对他们的影响将是长久而深远的。
当前形势,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广,要提数学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观念的改变是重要前提。总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从“关注学生,启发思维,合作学习”等方面入手,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