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回顾2010年以来有关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论文、专著,从核心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国内运行模式、建设中要素重要性以及研究者发现的不足等角度进行梳理,加以综述。
关键词:智慧社区、研究现状、运行模式、综述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正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所谓智慧城市,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核心理念,充分发挥人的智慧,最终成长为一个创新、高效、安全、和谐的城市系统。社区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单位,城市居民必要的生活空间,社区的智慧化建设更是直接关系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自2010年以来,部分学者把研究方向投向智慧社区,本文针对这些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为今后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基本概况
自2010年以来,有学者陆续开始研究智慧社区,搜索知网发现,绝大部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都出现在2012年以后。智慧社区建设处于刚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情况基本是2011——2012年,学者主要研究智慧社区的概念,明确核心概念;2013年则主要研究各个部门或是组成要素在建设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到了2014年,学者开始研究进一步深入社区家庭的问题。
三、研究主要内容
(一)核心概念的涵义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是信息时代的社区形态。由于未给出明确定义,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大致如下:
国际上,美国杂志Insight将其定义为:“智慧社区”是指应用信息技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各项重要领域进行改革。在国内,张澎认为,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对住宅楼宇、家居、医疗、社区服务等进行智能化的构建,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
管理形态社区。可以归纳:从管理角度切入,智慧社区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管理形态的社区;从技术角度切入,智慧社区是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的社区;从最终目标切入,智慧社区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便人们生活为目的的社区。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的研究,国外的成熟的智慧社区的基本运作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主管,企业、非盈利部门级居民参与政府出台建设指南,社区指定建设纲领与建设方案,即社区的规划通常有州政府或省政府规划,社区细化实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件。
针对社区服务建设,刘君发现我国社区服务还是存在服务项目较少,水平不高,供给方式单一,服务人才短缺,整体素质偏低,社会参与面较低,社区服务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因此,我国在初步探索智慧社区建设的时候,有成就但同时存在问题。虽然,前面的研究者考虑到这些问题,但没有进行深究,研究比较宽泛,不能给具体操作带来可行性的指导,这也是他们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国内运行模式
在整理文献过程中,发现已形成体系或形成特色的运行模式的社区有海曙的智慧社区、清华园街道的智慧社区,以及社区信息化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各类模式。
1、海曙智慧社区
吴胜武重点研究了海曙的智慧社区,提出其运行模式和系统结构。
海曙地区地处宁波市中心,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技术实现上,海曙智慧社区包括五个层次和两大保障体系。五个层次从下而上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和用户层,而两大保障体系包括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保障和信息安全保障。
在运行模式上,分为社区运行和运行保障两个方面。社区运行方面,海曙区结合信息资源中心平台,将理空间库、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以及各种应用专题库等其他资源库,围绕社区居民的“吃、住、行、游、购、娱、健”等方面进行平台建设。管理上,构建社区应用专题数据库,实现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的深度信息资源融合。
2、清华园智慧社区
王京春重点研究了清华园街道,总结归纳了其几个应用系统。
清华园街道从2005年起着力于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智慧社区建设的探索。通过几年的摸索,已形成清华园街道智慧社区实践的基本雏形。
首先,通过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展示社区情况。其次,通过综合安全管理系统保障社区安全。再次,形成的综合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卫生保健。最后,该智慧社区还建立去辖区服务商的闭环管理系统。
3、信息化建设的模式
刘君研究智慧社区服务时,总结归纳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形成的三种模式:北京模式、广州模式、杭州模式。北京模式就是政府统一投资管理,广州模式则是政府和基层通力合作,杭州模式是一种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模式。
这些模式虽然不能在其他地方照搬照抄,但我认为研究者研究智慧社区运行模式的方法值得学习。
(四)建设过程中各个要素的作用
在建设智慧社区过程中,伍堃认为政府应在其中扮演主导作用。这是她基于基本国情、政府作用以及居民自主参与意识薄弱、非政府组织发育迟缓现状的考虑。她主张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应该扮演以下几种角色:相关政策的出台者,建设中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建设的主要资金拨款者、部分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培育者以及社区文化建设的引导者。
(五)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前面的研究者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的智慧社区建设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以下几点被多次指出,问题比较严重:
一是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自智慧社区提出至今,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智慧社区”基本体系架构。
二是许多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单独开发。大多数服务平台都为某个社区“量身定做”,无法满足技术应用的大覆盖面需求。并且,重复开发,增加运营成本。
三是符合要求的社区服务人员缺乏,人才体系不健全。“智慧社区”服务人员需要较强的信息化等专业知识,而目前的社区工作人员普遍不能满足要求。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这些都有待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