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居易的《长恨歌》谈七夕节的文献价值

2018-07-17白居易

  七夕节在唐诗中的使用再次引起世人对习俗的关注,成为许多文学中爱情的见证,为研究古代生活提供了依据,成为各地争锋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的重要载体,对弘扬文明、传承文化产生了推动作用。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今天我们撇开它的文学情感,从文献角度谈谈这首诗的价值。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句诗耐人寻味,“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七月七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作者在这里提到七夕节,当然是为了表达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而七夕节的文献价值也凸现出来。

  一、七夕节在唐诗中的使用再次引起世人对习俗的关注

  “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有了,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关于具体的情节,《荆楚岁时记》说,南北朝时的乞巧方法是“结彩缕穿七孔针”,妇女们来回用丝线穿针,穿得快的就“巧”了。七月七日的上午,取一碗水在日光下曝晒,水面会产生一层薄膜,把缝衣针投入碗中,若针浮在水面上,便是“得巧”了。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姻缘巧配。

  因为参与“乞巧”活动的多为闺阁少女,因此又叫“女儿节”。是日妇女多在庭院聚会,穿新衣、拜双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摆香案、供果品,穿针引线,进行各项乞巧活动,十分热闹。

  后来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到北宋盛时,七夕分外热闹,“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谓之‘乞巧’”。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记载的南宋临安七夕夜与北宋的庆祝活动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时期,乞巧节在两宋的活动更丰富多彩了。乞巧节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多元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启迪智慧和勾起对爱情遐想的节日。宋代,秦观曾作《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诗再次印证了世人对七夕节的关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上一篇:浅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下一篇:白居易与符离村姑湘灵的“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