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白居易是唐代诗人的杰出代表,他见证了唐代由盛极而渐衰的精神流变,他所处的地位与环境,使之与宫廷乐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诗歌中所描绘的宫廷乐舞形式大致可以分为部伎诸乐、歌舞戏弄、《霓裳》大曲几类。
1、部伎诸乐
唐代宫廷在典礼宴享中使用“部伎”乐舞。所谓“部伎”乐舞,是将一些不同风格、不同民族、不同内容的乐部组建在一起,成为一套系列乐舞。这种成套系列乐舞的演出效果,犹如今日之音乐歌舞晚会,观众在某一个时间片断内,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乐舞表演。隋朝宫廷部伎乐舞有“七部伎”、“九部伎”,唐代宫廷部伎乐舞有“九部伎”、“十部伎”、“立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和“坐部伎”是唐代创作的乐舞,而“九部伎”、“十部伎”则是从隋的“七部伎”发展而来。
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下坐奏,谓之“坐部伎”。“立部伎”规模宏大、人数众多、气势雄伟;“坐部伎”人员较少,精巧典丽,温馨雅致。坐、立部伎既有鲜明的政治内容,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白居易的《立部伎》诗:“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
诗歌体现着大唐乐舞的独创性和不可重复性,充分显示了恢宏、堂皇、绚丽、统一的大唐形象。
2、歌舞戏弄
歌舞戏属早期戏剧形式,在唐代得到了完善的发展,唐宫廷娱乐欣赏的节目中,常有由教坊演出的歌舞戏。白居易《西凉伎》诗写:“《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词。道是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奈何仍看《西凉伎》,取笑资欢无所傀?纵无智力未能收,忍取《西凉》弄为戏。”
白居易的《西凉伎》诗,为我们描述了该伎的表演情况,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的倾向,更为今人了解《西凉伎》之为唐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