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2016

2020-04-25板报大全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下面是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一起看一下吧。

  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根,维系于民族精神。无论历史多么遥远、岁月如何蹉跎,无论社会怎么变革、如何转型,都不能除了根、丢了魂,都必须把根留住。根深才能叶茂,根脉切断不得。

  纵览世界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实现,现代化则要靠民族精神的坚实支撑和强力推动。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

  根,滋润于“慎终追远”。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往往出现一种精神上的病态。人们拥挤在快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被物化、被抛弃。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甚至“要钱不要命”的道德失范现象,在生活水平提高、人类进步的现代化浪潮中泛起。

  因此,“慎终追远”不是“搬出祖先来说事”,而是以古鉴今,提醒大家在繁忙浮躁的当下,想想根,定定神,稳住脚步,找到魂!如果说金钱、利益可以洗刷和消解人伦道德,诱使民德“变薄”,那么,“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必须积德厚德,开创民德归厚、厚德载物、“厚德载市场经济”的新天地。

  根,深扎于敬畏之心。人不能没有敬畏之心。信仰的支撑、科学的论证、理论的彻底都是必需的,但不够,还需要敬畏。讲“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那是讲不信鬼、不信神需要的思想状态,但不能放大为无所敬畏。“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有了敬畏,才有自律。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只有道德主体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完成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才能成为有效的道德规范。有了自律的基础,相互的他律——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有实施的可能。

  共产党人敬畏历史、敬畏先烈、敬畏人民,人民才对共产党人“譬如北辰,众星共之”。所以,“把古代经典的诗词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并非小事,实乃关乎在青年学子头脑中,以至在我们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能否把民族之魂和文化之根留住的大事。

  这些道理,越讲越重,越挖越深。

  毫无疑问,我们要后来居上,不能不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绝不是随手拿掉自己最重要的东西,随便“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用“去中国化”的方式学。

  回顾历史,莫说完全“去中国化”,哪怕中国的东西该留的没留住,西方的东西不该拿的拿来了,结果也是哀叹声声。

  张之洞,近代中国探索民族复兴的一位有识之士,“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毛泽东语)。张之洞在他的《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成例,举办洋务新政,以期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注意,他主张的尚有“体”“用”之分,还只是在“用”方面的“西化”。但洋务运动未能成功。张氏长叹:“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瘉,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众心。”洋务运动后,国家更衰败沦落。

  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借鉴,关键是食而能化、化而能食,切不可食洋不化甚至“全盘西化”。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对中国文化的根,尊重和扬弃;对中国文化的魂,坚守和创新。

  这些道理,有史可鉴,言之凿凿。

  为什么要“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我们搞现代化,不妨追本溯源。现代化起源于数百年前,西欧历史上发生的一场持续200余年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带领西欧走出中世纪的蒙昧和黑暗,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把生产力从封建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文艺复兴在带来生产力解放,使当代西方国家发达的过程中,又逐渐生发出“三个紧张”。

  一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张。文艺复兴推动了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早期现代化进程,形成了以“欧洲体系”为骨架的“世界体系”的初期形态,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但这个市场体系,延续了传统的帝国式殖民体系的政治结构,形成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孙中山早前就敏锐地发现:欧洲近百年是什么文化呢?是科学的文化,是注重功利的文化,也是行霸道的文化。自欧洲的物质文明发达,霸道大行之后,世界各国的道德便天天退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本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内在矛盾,外化为世界体系的剧烈动荡乃至分裂。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的危机与革命、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反映出这个世界体系在形成之初,就开始解构。二战后,这个世界体系的中心区域重新整合:从西欧到美国。同时,这个世界体系之外,崛起了一股强大的与之对抗的力量——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冷战开始。

上一篇: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端午节手抄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