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背影》中的父子情

2018-07-20背影

  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看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心中都会有一种眼泪在喉咙哽咽的感觉,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文中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是为了儿子当初的不理解?还是为了那凄沧的父子分离时流的眼泪?我不知道,可能都是,也可能只是纯粹的感悟,但有一点我是确定的,《背影》中的父子情让我难以忘怀。

  文章一开头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两年的别离,朱自清先生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可见这“背影”对他来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的。事实上,父亲的“背影”是作者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而也正是这一难以忘怀的记忆深深地蕴含着父亲与作者间的父子情。

  在那“祸不单行的日子”,面对着一切的颓废,未经风浪的儿子受不住侵蚀,“簌簌地流下眼泪”,还是做父亲的去安慰儿子“天无绝人之路”。其实,父亲才是一家之主,父亲才是风烛老人,失去工作的是父亲,失去母亲的是父亲,要扛起一切的还是父亲,父亲才是这一切祸事最大的受害者,难道父亲的心胸真的如此之旷达?我不知道,但我们都懂得,在儿子面前,一个父亲是可以怎样的坚强起来,做起家庭的支柱,撑起这一个家。其实,我觉得,因为文中的父亲知道,面对一切患难,总得有个人坚强地承受一切,身为父亲,他掩埋痛苦,旷达的去对待,勇敢的去接受,微笑的去站起来,这是一个默默无闻而又伟大的父亲。

  祖母的丧事告一段落,“我”要回学校了,“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叫茶房陪伴儿子”、“再三嘱咐”、“踌躇”、“自己送儿子”,还有下面的“照看行李”、“拣椅子”、“嘱托儿子小心”、“托茶房好好照应”……平白无奇的语言、行为中没有一个“爱”字,没有一个“不舍”,却是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上一篇:朱自清《背影》四次写背影及用意下一篇:《背影》500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