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案例

2018-07-20背影

  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背影》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紧承上一单元硝烟弥漫的战争题材的作品,本单元呈现出血与火涤荡后的明净和清晰的呼喊:再也不能让人类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编者将这种强大的价值导向隐藏在了单元编排中。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琐事,表现“爱”的主题,诉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对于普通人、弱者)的同情和关爱。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美的情操”(见教材第二单元导读)。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想想父亲当时的困厄,对父爱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切。祖母亡故、父亲交卸了差事,在如此困顿的情况下,养家的重担逼迫父亲急于谋差事。一方面急于谋事,一方面为儿子送行,挣扎中爱子之心尽显。一路送行,一路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儿子几度落泪。看看父亲爱子的方式,对父爱的感知会更深一层。讲价钱自己讲,拣座位自己拣,买橘子自己买,力不胜任的事情也要自己上前,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心里就会感到满足、舒心。“背影”,为了儿子而勉为其难的形象,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人们歌颂父亲一般采用正面来写父亲如山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宕开一笔去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特别是浓墨重彩写了父亲的背影。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聚光点。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

上一篇:《背影》教学设计方案下一篇:朱自清散文《背影》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