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沈从文《边城》的心理分析论文

2018-07-20边城

  在《边城》里翠翠是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小女孩,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把她领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对沈从文《边城》的心理分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曲忧伤的牧歌

  ——对沈从文《边城》的心理分析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在这部小说中,沈从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讴歌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在那个苦涩而艰辛的岁月里吹奏出优美和谐而又略带忧伤的田园牧歌。《边城》是作者沈从文年少时代的梦,因此对《边城》的评析也是对作者梦境的解析。

  虎耳草:怀春的少女

  虎耳草这个意象在全文中反复出现六次,并且每一次出现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虎耳草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意味的象征性意象,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为更好的理解虎耳草的意象所指,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虎耳草。虎耳草,又名烂耳草、石荷叶、狮子草、耳聋草、金线吊芙蓉等。它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不高,甚至有时在恶劣生长环境下也能生存,它常生于阴湿处及石隙间,沈从文先生本人对于虎耳草这样回忆到:“渡口悬崖罅缝间绿茸茸的,似乎还生长着许多虎耳草。”虎耳草有多种品种,但都花形细小而美丽,在野外不为人们所注目的地方默默绽放自己的美丽。

  西方花语对虎耳草的描述:“喜欢此花的个性沉静,保守内向,消极退让是你的特点,但你的外表跟内心世界并不一致,你眼光锐利,有很好的分析能力,内心盼望得到真挚的爱情,外表却是冷冰冰的,你这样只是掩饰自己的真性情罢了。”

  虎耳草的生长特点、外形、品性以及西方话语的描述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边城》一文对于翠翠的描写: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

  沈从文把翠翠比喻做小兽物,她的美是清新、自然的,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绿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边的竹篁、白塔给了她一颗不为世俗习染的赤子之心,酉水小船载满了她那少女的梦境。翠翠的天真活泼、心地单纯、了无机心,这不也是虎耳草的品性吗?

  在无忧无虑的日子里,翠翠逐渐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心事。“翠翠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情窦初开的翠翠听外公讲到父母的浪漫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了自己的感情。她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耳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耳草,“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这是文中第一次提到虎耳草。第二次出现虎耳草是翠翠在梦中听见傩送的歌声,“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梦得真有趣”,没有听外公讲父母的唱歌的故事,翠翠心里的爱情是不会清晰和坚定起来的。翠翠对爱情充满了懵懂,所以她梦见自己“得到了虎耳草”。但翠翠却“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去”,在冥冥之中,翠翠意识到了自己的命运,她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文中再次出现虎耳草,是翠翠听外公唱歌,就是傩送曾经唱过的情歌,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虽然她没说交给谁,但翠翠似乎已明白自己的心意了,这时她已经知道把虎耳草交给谁了。

  可见,“虎耳草”这一意象对展示人物情感变化,展现人物形象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虎耳草的叶子是心形的,再联系到西方的花语对虎耳草的描述,这和翠翠的品性以及爱情观是如此的映和。所以我们说,虎耳草象征着翠翠情窦初开的情感。

上一篇:论沈从文《边城》的叙事魅力下一篇:《边城》的思想和艺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