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城》看沈从文的理想人生形式

2018-07-13边城

  《边城》里的和平、安宁的小城是沈从文的心灵的寄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从《边城》看沈从文的理想人生形式。希望大家喜欢。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理想人生形式

  摘要: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在中国文坛独具特色,他以乡下人的叙事视角,关注湘西原始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他的作品是关乎人性、人类的文学创作。在他的湘西小说中,沈从文写出了湘西的风俗民情,以《边城》为代表,其中所宣扬的是人类美好生活的理想模式,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人生和对湘西的热爱,同时试图用文字来唤起人民的觉醒,表现出沈从文在乡土意识和城市文明的抉择中,从“地域故土”的失落到“理想人生”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边城》;沈从文;理想人生

  沈从文出生于湘西,他对湘西有着深切的热爱,多侧面多角度地向世人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湘西世界。他以既浪漫又写实的手法,描写了边地生活和人性的牧歌情调,其中《边城》便是其艺术成就和小说风格的杰出代表。在作品中,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真挚的笔触,建构了一个美好的湘西世界,同时作者又以现代人的理性眼光、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审视、观照故乡和传统文化,透过边城人民身上的人性美,洞察了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消极等待、迷信、愚昧的缺陷,意在呼唤健康人性的复归,建构理想的人生形式。

  一 审思《边城》

  “《边城》的出现是在1934年回到家乡,探望母亲时,看到文明的脚步已玷污了故土,是对乡土的热爱经压抑下的圆梦创作。在《边城》题记上,曾提起一个问题,即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为了使湘西能存真去弊,使湘西的未来更有希望,于是他写下《边城》,希望借助文字的力量,除去湘西由于贫穷、烟毒、内战带来的不良影响,再建一个美丽、平和的理想湘西。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意图,“不是逃避现实,也不只是思古怀旧,而是痛感于当前现实的黑暗,企图将过去生活的美对照现实的丑,让人们来鉴别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启发人们弃恶向善,舍丑求美”。

  《边城》是沈从文美丽的乡土梦,反映的是湘西一个边远的小城——茶峒20世纪初叶的社会风貌,他用了环境、人物、生活构造这个乡土梦,写出了湘西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描述了湘西特有的民风民俗,是一幅秀美别致的乡土人情画卷。作品如数家珍地道出了茶峒的乡土风情,塑造出如老船夫、顺顺、翠翠、傩送兄弟等具有典型意味的乡间人物,并用精致流畅的笔调编织了柔美纯净的爱情故事

  《边城》充分体现了沈从文朴素的叙述与幽雅田园式的抒情艺术风格,他用自然景物烘托人物,叙述方式节制凝练,故事情节浪漫凄美,心理描写简单生动,处处呈现出含蓄的情感氛围。正如沈从文自己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上一篇:从《边城》看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下一篇:由《边城》看沈从文生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