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毕淑敏创作的真实观

2018-07-13毕淑敏

  毕淑敏创作思想的基础是真实,真实性是毕淑敏文学活动的支柱。她立足现实,钟情生命的气息,把握生活的真谛,捕捉人性、心理,在耐人寻味的智慧和脉脉含情的行文中,饱含着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然而,结合以往的研究可知:对毕淑敏的创作研究一般仅限于作品解读层面上,即使从批评的角度也仅触及毕淑敏的成长经历、历史记忆和文化经验上,而对全面把握毕淑敏文艺思想的构成探讨的不够,这样,在没有对毕淑敏文艺观进行深入的前提下,我们是很难从整体上认知毕淑敏的创作的。而本文从“真实观”的角度入手,全面梳理毕淑敏创作的追求、表象以及局限,恰恰构成解析毕淑敏创作思想的一个新起点。

一、至真的追求

  文学要追求和弘扬“真”。“真实”可以说是衡量一部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文学史上许多作家也无不把体现着“历史理性”的真实视为文学的生命。

  毕淑敏选择了文学真实,而不是同时期的其他文学观念,这与她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1952年10月毕淑敏出生于新疆伊宁,当时她的父亲在新疆做军官。不到一岁时,在襁褓中的毕淑敏又由于父亲调动去北京而到北京生活,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愉快的童年。轻松的环境、母亲的关爱和父亲的榜样使毕淑敏形成了善良淳朴的性格,母亲的悉心教导使毕淑敏按照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成长起来,形成了最初的真实观。随后毕淑敏进入北京外语学院附中学习并一直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正确的真实观使得毕淑敏在文革期间没有盲从于那个荒谬的年代,而是在文革初期的两三年中阅读了校图书馆里的大量世界名著,在书的海洋中培育了自己的品格。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教给了毕淑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真实观,也使她在违心写对这些“毒草”的批判稿时感到了良心的不安。于是文化大革命中各种奇特的现象带给毕淑敏更多的是对真理的坚持。

上一篇:毕淑敏《爱怕什么》简介下一篇:毕淑敏的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