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长恨歌》解读

2018-07-20长恨歌

  王安忆曾声明自己不是上海的代言人,但上海却注定要通过她的写作,在语言的世界里成形。如果多少年来,当人们凝视巴黎和伦敦,看到的并不是巴黎和伦敦,而是雨果、波德莱尔、和狄更斯笔下的巴黎和伦敦,那么今天,我们或许已不能不透过由王安忆文字所织就的面纱,去感受、理解、和想象上海。是王安忆笔下数不清的上海故事,让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具有了肌肤的触感,让它们能够像往日气息那样突然袭来,无孔不入,又像一段旧情一样变成沉淀在心底的难言之隐。

  这是自茅盾、新感觉派、和张爱玲以来,上海第一次在诗的空间里凝聚为一个整体。再也没有任何文学描写,能比《长恨歌》开篇的寥寥数页更痛快淋漓地把上海一举安置在"崇高"的审美范畴里,从而使我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和体验摆脱了"美"、"愉悦"、"室内"、"颓废"、"技巧"、"个人风格"等布尔乔亚观念的束缚。在这个意义上,《长恨歌》所具有的挽歌形式,难道不正是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宏大历史的极具个人情调的凭吊和追忆吗?

  对比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文艺的高峰形态,我们会看到,上海的大都会面相,直到王安忆笔下才获得了诸如《巴黎圣母院》中"巴黎鸟瞰"那一节所具有的历史纵深和社会密度。与此对应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心灵形式,是当代批评必须回答的问题。遗憾的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仍然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在王安忆的作品里,虽然"崇高"的内容方面具有不折不扣的历史性,但其形式方面却并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观照。毋宁说,它的内在构成是大量的、密密麻麻的、纯粹个人的(往往是女性的)日常性瞬间体验。如果把王安忆对上海的观察还诸王安忆作品本身,我们就可以说,在今天,当我们在上海的马路上游荡,如果我们的思绪说得出话来,它说出来的或许就是王安忆式的城市私语。如果上海对我们不再显得疏远、冷漠、格格不入,那或许就是因为我们把她的某个故事,某个段落,某个女主人公当作了城市的心。

上一篇:长恨歌的故事下一篇:白居易长恨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