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艺术形象和特色分析

2018-07-13赤壁赋

  苏轼在《赤壁赋》中以变与不变的相对论哲学实现了对人生悲剧意识的超越,以全身心融入大自然的审美态度实现了对现实人生困境的超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的艺术形象和特色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苏轼曾多次手书《赤壁赋》以赠友人。孙承泽《庚子消夏录·苏东坡书前赤壁赋》云:“《赤壁赋》为东坡得意之作,故屡书之。”苏轼自书《赤壁赋》至少有五本。除苏轼外,现今所知最早书写《赤壁赋》的书法家是宋孝宗赵昚,其行草《赤壁赋》长卷用泥金书于磁青纸上。宋高宗赵构有草书《后赤壁赋》,同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同装,后接另纸篆书《后赤壁赋》全篇。宋人徐竞有篆书《赤壁赋》。

  《赤壁赋》在宋代已成为常见的绘画题材,着名画家乔仲常、马和之、杨士贤、李嵩、李龙眠、王诜、赵伯驹、赵伯骕等都曾绘《赤壁图》。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是目前所存最早的“赤壁画”.此画采取中国画长卷通常采用的“异时同图”①的手法,根据《后赤壁赋》文意和情节,画面分九段从右向左展开,逐一描绘了东坡与客游赏的进程,每段既相互独立,又连成一个整体。马和之《后赤壁赋图》描绘的是《后赤壁赋》中东坡与客泛舟夜游赤壁,遇孤鹤“横江东来”“掠余舟而西”的瞬间景象。此画构图极简,大片的空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笔法飘逸、婉转纤巧,特别适合表现道家看重的水流和云气,给人虚无缥缈之感。杨士贤《赤壁图》表现出江流浩荡之气和赤壁雄伟之势,与苏轼的豪放情怀颇相契合。李嵩《赤壁图》画技精妙,图中暗礁石壁以小斧劈皴擦,简洁、拙重,用“锯齿描”精绘细写漩流急浪,颇有装饰美感,意境悠远。此外,还有李龙眠的《赤壁图卷》,王诜的《赤壁图》,赵伯驹的《后赤壁图》,赵伯骕的《后赤壁图》等。

上一篇:苏轼的赤壁赋全文及翻译下一篇:后赤壁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