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的五个“密码”

2018-07-13赤壁赋

  引导语:苏轼《前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短短20字中,包含着解读这篇文章的五个重要“密码”。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五个密码吧。

  密码1: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三年前,苏轼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革。

  苏轼前半生比较顺利:二十多岁中进士,名满天下,得到了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的赏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曾经这样说:今天我们取苏轼和苏辙为进士,等于为子孙找来了两个宰相啊!可以说,苏轼是在器重推崇中度过青年时代的。在政治上,他很敢讲话,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但随着神宗皇帝即位,任用王安石变法,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苏东坡很直,有什么讲什么。他觉得王安石搞得这个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不像说得那么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加倍难熬。这位大诗人出于同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上书朝廷,对新法有微词(在《上神宗皇帝书》中,称变法骨干为“新进”,这个词在古代有较明显的贬义)。他还写了大量的诗,讲老百姓究竟过得怎么样,结果就被反对派所利用了。

  御史李定等人对他的诗吹毛求疵,找了许多罪名说苏东坡诋毁朝政,甚至有不臣之心。神宗皇帝把苏轼下狱。历经103天,苏轼差一点儿就掉了脑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等于被软禁观察,处境艰难。苏轼写此文时46岁,从从政的视角来看,正是人生的成熟期,该有所作为的时候,可他只能在城东开垦一块坡地,靠种田帮补生计。因此,壬戌之秋对苏轼来讲是有特殊意义的一个秋天。概括起来就是:年富力强,含冤被贬。生计困顿,前途渺茫。

  此前,苏轼主流的思想是儒家的:一直有远大的理想,有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这样人生追求,盛年被贬,而且是含冤被贬,他心中的抑郁、痛苦、煎熬、无助、悲观、失望,都在情理之中。那么,在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以及由此派生的种种情绪,在《前赤壁赋》中有怎样的表现呢?

  第一处表现,扣舷而歌。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白风清,诗酒高会,非常快乐,在“饮酒乐甚”之际,却唱出一首奇怪的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首歌不是律诗,不是宋词,却跟楚辞相似。兮字是楚地的方言,香草美人之喻。楚辞常用。兰、桂都是馥郁芬芳的香草,香草喻君子贤士。美人在楚辞里多比喻君主——屈原就经常这么比喻楚怀王。

  这首歌中有意模仿楚辞,暗自跟屈原相比较。屈原什么心情,他就什么心情。甚至前途的渺茫的况味更甚于《离骚》。“击空明兮溯流光”,流光用得太棒了,表面上写月下的江水,实际令人产生一种似水流年的感觉。渺渺说的是余怀,这不正是他前途的写照吗?

  第二处表现,倚歌而和。有客吹起了洞箫,箫声“呜呜然”,这个词像哭泣的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写洞箫传递的情感。什么叫“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什么叫“慕”,处江湖之远,怎不慕那些受到君主赏识和重用的人?什么叫“泣”,中心悲伤为之泣。什么叫“诉”,心有郁积,才要倾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是箫声的音效,也是感情的延绵。苏轼遣词造句的能力太强,常见的几个成语都从这里来。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洞箫的艺术效果,或者说艺术感染力。从字面看,舞和泣是使动用法:使幽壑之中潜藏的蛟龙舞蹈,让孤舟之中悲伤的寡妇哭泣。但这并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苏东坡在这里用了典故。“舞幽壑之潜蛟”用李贺《李凭箜篌引》的名句:梦入深山蛟神遇,老鱼跳波瘦蛟舞。“泣孤舟之嫠妇”用白居易琵琶行》。“孤舟之嫠妇”指“去来江水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那位独居的琵琶女。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写音乐,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是写音乐,《赤壁赋》用这两个典故也是来写音乐,具有关联性,但这是表层的。深层的意思需要探究才能发现。李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因为他爸爸名李晋,李贺为避父讳,一辈子不能考进士(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韩愈做文章批判过)。白居易在写《琵琶行》时,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司马,也是政治上被贬谪的失意人。

  这两个典故的作者跟苏轼神似。作者实际上是找了三个处境境况跟他都非常相似的古人,都是伟大的诗人,同时也都是落寞的政客。他们跟苏东坡是隔代知音。

  总之,“壬戌之秋”是苏轼功名失意之秋,也是他人生苦难之秋。这种失意和苦难隐晦地渗透到《前赤壁赋》中来。而在对贤者的追思中,他偏偏又面对赤壁这样一个特殊的所在。

上一篇:前赤壁赋原文 苏轼下一篇:《前赤壁赋》主客问答结构的文化审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