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词《登鹳雀楼》有感

2018-07-17登鹳雀楼

  读古诗词《登鹳雀楼》有感一篇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焕的一首不朽之作,我们在小学课本里面就学过。不过那时候我们只是似懂非懂地会背而已,但实际蕴含的深远含义远非我们那时的年纪可以懂的。明白的只是表层的意思而已。前些日子教儿子学这首诗时,我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特地将这些感受写出来,请朋友们指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说的是太阳朝着山那边落了下去,黄河汇入了大海。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自古如此。平平淡淡地,没有一丝奇特,也没有人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可是诗人在登鹳雀楼时,一下就把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高度的概括出来,并形成直观的感受:要想看的远一点,那么就要站的更高一点。这些平常的事物、道理经诗人的一提炼,把它们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一种意味深远的意境。

  白日,白天的太阳。在白天是何等的强大,辉煌啊!但是一到晚上,还是要落下去,没有一天不是如此。无论多么辉煌,伟大,总还要向黑夜投降,经过黑暗的洗礼,再重新绽放光芒。黄河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绵延几千里,但最终还是汇入大海。在内陆大地上,黄河是多么巨大啊,可这么大的河流,汇入大海时,不也被静静地吸收了,和浩瀚的大海相比,它也只是一条涓涓细流而已。

  诗的后两句说的人生的一种境界。我们着眼点的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相同。站的越高,看的当然也就更远了,看到的也就更多了,其实人生什么事情也不都这样吗?要想收获的更多,自然就要向更高的境界攀登。如果说看的更远更多是一种收获的话,那么向上攀登就是耕耘,就是付出。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这个世界上绝没有不劳而获的事物。

  诗的前两句讲的是万物归自然,就像日落西山、黄河东归大海一样,这一切都属于自然法则的范畴,任何事物都逃不出自然法则。阳极而阴,阴极而阳,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才构成的自然。在盛极时万不可得意忘形,否极时切不可垂头丧气,失去进取的勇气。此所谓得矣?失矣!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清晰的界线!

  读古诗词《登鹳雀楼》有感二篇

  古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遗产的瑰宝,它以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将琅琅的诵读、动人的诗画带入课堂,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神韵和美感,在经典的陪伴下快乐成长。许老师执教的《登鹳雀楼》抓住了诗歌的特点,适应了学生喜好,对对子读诗悟意,简笔画披文入境,送祝福拓展延伸,层层深入带领学生走进诗歌,与诗人对话,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上一篇:小学语文《登鹳雀楼》教学反思下一篇:《登鹳雀楼》古诗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