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教他天性

2018-07-20弟子规

  引导语:那本小时候曾读过的《弟子规》,它教会我们什么呢?是否是天性?

  一、孝。教者孝之文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在谨信学文之前,是仁爱之心的根本。我们教给孩子孝道,其实就是希望他们在最朴素的地方,显出做人的核心价值。孝这个字,我们都认识,不妨伸出手来写一写。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所以“孝”最基本的寓意就是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为他遮风挡雨,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给他供养和扶持。《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所以,“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那“教”又是什么呢?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反文,古人说,教者孝之文也。我们教给孩子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美德。那么敢问一句,为什么没人说,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美德呢?是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性,是本能。同是血缘至亲,为什么下行的爱如此自觉,如此浓烈,而上行的爱有时却显得那么牵强?是的,我们在教孩子,不是教他为天地之心,为生民之命,而是在教他天性。

  《孝经》开篇明义章即是说孝。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曾子赶紧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学生我不够聪明,哪里会知道呢?)于是孔子告诉他:“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什么是治民治世的终极智慧呢?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最终目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这就是孝的力量。)

上一篇:【弟子规四十讲】恩义、道义、情义下一篇:《弟子规》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