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弟子规》

2018-07-20弟子规

 弟子规》在豆瓣上有怎样的反响?褒贬不一!下面小编带大家看看两篇书评,有正有反。

 孝为首

  20多年来,我没有机会好好去学它,这本该是我3岁、5岁时学的东西,但因为我们的爷爷的爷爷,我们的父母已经把它丢失了,今天我有机会将它重新拾回来,我就希望我的孩子、我的朋友、我的父母重新接回来。

  《弟子规》这本是修德、治学之道。我现在这个年龄,应该已是立业之年,子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但不管怎么说,今天能有缘分去学,要比一辈子不去学幸福啊!

  我发觉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讲什么也不知道。这也难怪,连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不知道什么是《弟子规》,我们这一辈,更是少人接触过了。

  儿童教育问题是普天之下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当今世人最头痛的问题。现在,几乎所有的家庭对教育孩子发愁。小不点人在家难伺候,在学校不听老师管,出了问题批评不得,弄不好还会离家出走、绝食、寻短见。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有。这就是用极具普世价值的《弟子规》等进行胎教(给孕妇听《弟子规》碟片)和童蒙养正教育。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儿童读本,被誉为“童蒙养正宝典”。这本书的前身是宋朝大儒朱熹撰写的《小学》。朱熹在这本书中教导孩子怎样孝养父母,怎样尊重长辈,还有整个生活当中洒扫应对之礼。后来,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吸取《小学》里面的精华,并对《论语• 学而篇》第六章孔夫子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阐发,编成《训蒙文》,又经清朝贾存仁改编更名为《弟子规》。这本书全篇1080字,36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深受孩子们喜爱。 据有学者指出,植物与人大同小异。植物的根扎在地下,人的根扎在头脑中。不论植物和人,施肥浇根极为重要。这说的是很对的。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人来说,种善根,出善人;种恶根,出恶人。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中国的至圣先贤告诉我们,一心为他人、一心为公,就是善;一心为自己、一心为私,就是恶。学习《弟子规》,就是从小给人扎善根,这个善根扎得越深,将来的成就越大。

  《弟子规》的总叙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里说的圣人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老子、孔子等。

  这里说的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说的是做人的根本原则。

  这里说的有余力,则学文,指的是教育方针,就是德育为先。

上一篇:《弟子规》读后感600字四篇下一篇:媒体反思《弟子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