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
《短歌行》的教学反思篇一:
由于本次录课我所讲述的便是《短歌行》一课,所以对于这一课我准备的异常充分,但事实上,从课堂的反应来看,本节课讲述的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古今有着千百年的时空距离,古代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均与现代汉语存在着明显差异;再加上对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况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涉及的典故、制度、名物等不大熟悉,这些都会使我们的学生感到阅读文言文要比阅读现代文难一些,甚至因畏难望而却步。而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又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再加上我们语文老师“保姆式”的教学思想——生怕学生读不懂,采用“字字讲解,句句对译”的教法,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就这样被“肢解”成一堆“古汉语知识材料”,我们的学生则深陷字、词、句的泥沼中,以致“生气全无”,更谈不上去思考、去感悟了。在这个问题的处理方面,我做的一直都有很多的欠缺,这节课也是一样。另外,由于在讲课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时间分配的均匀问题,所以导致这一节课在最后结尾的时候比较仓促,这也是这一节课最大的败笔。除此之外,我对于课件的把握不是很好,并且在白板的操作与应用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在教学曹操《短歌行》这首诗时,先让学生了解曹操的生平,历史、文学方面的贡献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首先知人论世。接着,让学生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前曹操举酒酾江横槊赋诗的视频,大气磅礴的音乐和画面把学生引入赤壁鏖战的氛围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然后自由诵读,体会这首诗的情感。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到作者的情感:既有一种海纳百川磅礴的大气,又有一种岁月流逝的伤感包含其中。这可以说是在内容上对诗的初步理解。然后,强调字音,疏通疑难字词。在诗歌鉴赏环节,我通过几个问题的设置来解读诗词。例如:“诵读诗歌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请找出诗中流露忧愁之情的诗句,思考他忧的是什么?根据课文注释,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诗意,思考诗歌的内容层次”等等。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