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在我们的各个历史时期仿佛都有不少的用处,那么爱国对联中又有怎样的用处和故事呢?
关于爱国的对联故事
嘲讽汉奸威慑敌胆
抗战期间,民众对卖国求荣的汉奸恨之入骨,这在对联中也有体现。有的经商之家结合行业特点贴出别具一格的抗日对联。
有个打铁店对联写道:“既铸宝刀多杀敌;又锤利铲尽锄奸。”
重庆一家理发店贴出一副对联:“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这副对联的含义超出理发之外,一语双关,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洋溢其间。
有个茶馆的对联写道:“空袭无常贵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联语感伤时局,隐讽政府消极抗日,有如品茶令人回味。
山西临县一座观音庙有副讽刺汉奸的妙联:“保我众生,必先驱逐日寇;慈航普度,最后独留汉奸。”
1940年3月南京成立时,南京市警察厅长申省三献上了强迫灵谷寺中的灵谷老人写的一副贺联:“昔有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正当汪精卫欣赏得很开心时,有人发现贺联隐含谐音,辱骂汪精卫:“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汪精卫成为日本的儿皇帝以后,1941年除夕,他洋洋得意在家门口贴上一副对联,他无耻地以孙中山信徒自诩:“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有位聪明的文人在联中添加了几笔,便成了与原意不同的讽联:“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过路人看了无不拍手叫绝!
军民同仇御敌寇
1934年5月,爱国将领冯玉祥来到山东益都。这里是古代的青州,城两门有处范公亭,是为纪念宋朝的三任青州知府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而建。冯玉祥游览后,有感于当时强敌压境、国事如麻的状况,挥笔题下一联:
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将领解固基由黔(贵州)边驻地开赴抗日前线,任第43军26师152团上校团长。部队临开拔前,他写家书寄给自己的母亲,“儿已开赴抗日前线,古人云:能尽忠则不能尽孝,儿愿移孝作忠,以报国家民族”,并附有一联表达其誓死报国之志:
死后愿为沙场鬼;
生前不作故乡人。
除了将士们的抗日豪情,在抗战期间关心抗战、宣传抗战已成为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西安莲湖公园里开设了一家茶社,名为“奇园”。奇园茶社门口挂着一副对联:
奇乎?不奇,不奇亦奇!
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这副对联,上联首字嵌入“奇”,下联首字嵌入“园”,突出了茶社的名字“奇园”。意思是:
稀奇吗?不稀奇,但你说它不稀奇,它还挺奇特呢!
是娱乐场吗?是娱乐场,但你说它是娱乐场,其实也不是个娱乐场!
奇园茶社,终日人来客往。可常人谁也不知道这奇园就是中国共产党设在西安的秘密交通站。地下工作者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正不停地开展革命工作呢!可见,在人们不可明说“奇园”真相的那个时代,正是这副对联淋漓尽致地道出了“奇园”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