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

2018-07-20范仲淹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分析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虽历经千余年洗礼,却如醇酒般历久弥香。文中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有志之士高尚品格的写照,千古流芳。范仲淹追求的这一精神境界,在今天仍是时代先锋们孜孜以求的最高标杆,不失为时代的强音。

  岳阳楼为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赞美岳阳楼胜景的诗文,使岳阳楼闻名遐迩。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临洞庭湖》中描写道:“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生动地表现出洞庭湖的浩瀚气势,成为千古绝唱。到北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声名远播。

  据说范仲淹并没有到过岳阳楼,更没有游览过洞庭湖,只是凭借友人滕子京寄来的一幅《洞庭晚秋图》而作。这极可能就是《岳阳楼记》没有步前人后尘,避而不写岳阳楼转写洞庭湖的原因。《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隘境界,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提高了文章的境界。

  由写作背景“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可知,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友人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范仲淹对友人“不以己悲”,于逆境中崛起是持褒扬态度的,体现了自己践行的政治理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那么我们不禁要探究,范仲淹这一“忧国忧民”的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呢?

上一篇:《岳阳楼记》导读下一篇:由范仲淹《渔家傲》看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