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范仲淹的民本观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不仅从政经验丰富,而且执政理论深湛。笔者读毕《范仲淹全集》中的《用天下心为心赋》,感慨良多,一个古人的胸襟,政治与民心,权力与百姓,竟然如此哲理深蕴,真谛明晰。有些话是抽象的,具有指导性;有些话是具象的,具有操作性;有些话借鉴了历史的镜鉴;有些话充满了辩证的思考。以上四个层次,即使角度不同,从总体上都体现了民本精神,几可视为古代版的群众路线。
先看第一层次。“达彼群情,侔天地之化育;洞夫民隐,配日月之照临”,“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极其精辟凝练。这一思想特别是对“爱将众同,乐于人共”的强调,不仅体现了一贯的“先忧后乐”的奉献精神,其思想不也是一切顺应人民意志,一切服务人民利益,与人民休戚相关,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同其爱憎吗!我认为,范仲淹的这些论述,较之《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唐太宗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更接近我们今天的政治现实。从范仲淹的“视以四目,而明乎中外;听以四聪,而达乎远迩”,联想到《尚书泰誓中》中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以想见,在一些怀抱民本主义理念的古人看来,天意即民意。
再看第二层次。范仲淹的“政必顺民”、“礼皆从俗”、“爱将众同,乐于人共”是总的精神追求,这些具有现代政治因子的思想如何贯彻呢?他从实践与操作层面提出了要求。一是“审民之好恶,察政之否臧”,这让人想起小平同志“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四条原则,而这被小平同志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基础上,“有疾苦必为之去,有灾害必为之防”,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真诚的信任与拥护。二是“彼惧烦苛,我则崇简易之道;彼患穷夭,我则修富寿之方”。这里的“彼”指民众,“我”指官方。范仲淹将民众的不满与担忧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贫穷,一为苛政。而这与二战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免于匮乏”、“免于恐惧”的两大自由仿佛有着相通之处。
且看第三层次。汉继秦政,唐承隋祚,其开国君主及其同僚们,都戒慎戒惧,十分注重吸取前朝败亡的历史教训。北宋政权较为特殊,宋太祖赵匡胤取得政权的方式却带有宫廷政变的性质。因此,范仲淹在谈到前代经验教训时,引证的例子比较遥远,“尧舜则舍己从人,同底与道;桀纣则以人从欲,自绝于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尧舜与桀纣是两极对立的文化符号,前者是圣君、爱民、善治的代表,后者是暴君、虐民、恶政的代表。范仲淹认为,前者的特征是“舍己从人”,即约束统治集团的欲望服从民众利益。后者的特征是“以人从欲”,即牺牲民众利益满足统治集团的欲望。而这正是范仲淹提供给我们的两面镜子。
再看第四层次。在中国漫长的皇权社会中,“以一人治天下,以天下奉一人”,似乎天经地义,以致产生了流传千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格言。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表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范仲淹指出:“肆予一人之意,则国必颠危;伸尔万邦之怀,则人将鼓舞。”作为千年前的古人即已认识到,没有约束的个人权力,必然导致国家颠危;欲致政通人和,必须顺应民意(万邦之怀)。而这无疑体现了鲜明的辩证思维。范仲淹以赋体阐述其政治理念,自然充满了古代的哲学理念,比如下文:“必也重乎安危,明夫用舍。弗凝滞于物我,可并包于夷夏。”士大夫阶层重视国家安危,就必须明智地抉择用舍行藏。不能囿于主客观、本客体局部利益的桎梏与羁绊,而应胸怀博大,兼容并包。
应当提及的是,范仲淹的民本思想与民主政治毕竟不是一码事。然而,当民主政治尚未实现,臻于民本政治岂是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