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个诗歌集《女神》中的作品,它是一首足以体现郭沫若前期诗歌创作水平和风格特点的诗。
这首诗的欣赏和解读,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它的取材。和《女神》中大多数诗歌的写作一样,郭沫若的这首诗也极为巧妙地借用了一个古代传说或曰民间神话做诗歌的言说框架,为自己的抒情找了一个踏脚板。他借用的就是天狗吠日的故事。这一故事极为广泛地流传于中国民间,其起源是因为日蚀月蚀现象的发生。
人类的幼稚时代,由于认识力的局限,人们对于各种自然现象难于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所以便将其神化,以人间的经验进行比附妄测,结果便形成了许多有关天体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天狗吠日的故事就是这一类的故事。日蚀月蚀的发生,照中国民间的说法,是因为有一只饿极了的天狗在吃它,每遇这样的时候,人们便要手拿脸盆瓦罐敲打,将天狗赶走,否则日月就有被天狗吞掉的可能。神话或民间传说,依心理学家荣格的说法,它们是一个民族早期或幼稚时代的一种集体记忆,是他们深层潜意识心理结构的原型。这种故事的存在,由于其不仅蕴涵了一个民族的早期生存经验,而且更代表了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想象(包括审美)方式,所以便成了各个民族文学赖以产生的动力源和材料库,文学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往往借此也便有了极为充分的体现。
在《天狗》一诗的创作中,借助于国人都极为熟悉的天狗吠日的故事,诗人不仅获得了一个可以引起众多反映的共同话题, 而且也找到了一个代替整个民族发言的极好的言说方式,从而使他的诗作表现出了某种人家气度和风范。人常说,在郭沫若早期的诗歌创作中,时代和个人,一己的郁结和民族的郁结都有着一种水乳交融般的结合,这种情状的产生,应该说是和他对于民族神话以及民间传说的成功运用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