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诗的作文合集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古诗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古诗的作文 篇1
诗,是我们阅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体会诗的那优美,那纯洁,那浪漫……而我,却在读诗中体会到了“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沐浴着春光,顺着春天的足迹,我怀着深切的希望又来看春。
春天是充满绿意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伴着和谐的春风,万物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小草破土而出,却淡淡的,犹如刚刚出生的婴儿身上的毛发,一派朦胧的清丽;“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杨柳发出翠芽,茂密的森林也变的一片绿色。
春天是朦胧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的到来引起了一场绵绵细雨,她像一根根晶莹剔透的银线,把春天连到了大地,把春天连到了人间。“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春天的雨是朦胧的,她迷乱着人的眼睛,只有晶莹的露珠浸透着人的心,把春天的消息撒向人间。
春天也是活泼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明媚的春天里,鱼儿跃出水塘,燕子顺着微风,双翅滑破天际。“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一副万花筒,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的活力,那么富有生机,表现在千物万物。小草努力的将自己的身子穿出泥土,展示着自己翠绿的身姿。“老树着花无丑枝。”大树发出新芽长出茁壮的身子,露出了自己茂密的绿叶,小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呼吸着春天的空气。多么美好,和谐的一副多彩画呀!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池塘边的垂丝海棠开出了粉艳艳的花,一束,一撇,一枝,犹如满树绯红的云,轻巧可人,那么美,美到令人忍不住屏息来观看。风过无痕,可是却吹落了许些花瓣,随风飘落,打着一阵轻旋巧落进碧波中,散入池塘,像个粉色的小船,飘呀飘,摇啊摇。
春天是绿的,春天是朦胧的,春天也是活力四射的,生机勃勃的,她绿的鲜明,朦胧幽美活力中显出几分生气共同展示出春意盎然的多彩画,多么美的春啊!
这就是诗中的春:朦胧而又清晰,给人清爽和愉悦的享受,隐约中充满了希冀。
描写古诗的作文 篇2
描写春夏景色:“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欧阳修描写雨后景色的语句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杜甫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陶渊明描写西湖六月优美景色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以景写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以春景来烘托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志南和尚洞庭湖气势之大,景象变化之多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范仲淹
描写古诗的作文 篇3
历代文人墨客咏瓜的名篇诗词,比比皆是,大多隽永清新,吟罢韵味悠长。
如歌颂西瓜长得多的:如“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南宋诗人范成大);梁代诗人沈约在《行园》诗中云:“寒瓜方卧垅,秋菰亦满坡”。
有形容切瓜情景的:“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南宋诗人文信国)。
有描绘西瓜美味、功能的:“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南宋诗人方回);“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清代诗人纪晓岚),寥寥数语,道出了西瓜的特有的美味。。
有将西瓜比作深潭、冷月、青云的妙句:陆俨山的“一片冷裁潭底月,六湾斜卷陇头云” 等等,真是令人寻味,让人读之雅兴无穷。 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西瓜诗》中道:“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消烟火气,人齿便有冰雪声。”将切西瓜的动作、啖瓜的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堪谓炉火纯青。 元代诗人方回,在他的《秋熟》诗中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诗句。这两句诗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把西瓜汁多性凉、可供人们消暑解渴以及瓜皮色泽青翠的特点描写得十分生动。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食西瓜》:“缕缕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清代徐锦华的《咏西瓜诗》:“水晶球带轻烟绿,翡翠笼含冷焰红”、爱国诗人丘逢甲的咏西瓜诗:“蕴雪令冰心齿凉,两团绿玉许分尝。”让人读后馋涎欲滴。古诗:“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胜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对西瓜的食用功效赞不绝口。
明代翟佑的《红瓤瓜》:“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唏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酝浆。”该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青门绿玉房”喻西瓜的外形、色泽,以“猩血”喻瓜瓤,以“唏日三危露”、“流霞九酝浆”喻西瓜的汁液,诗中“沁”、“泻”等动词的运用亦极为生动传神。
清初词人陈维崧有一首《洞仙歌·西瓜》词称得上是古代咏西瓜诗词中的精品:“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读后令人油然产生馋涎欲滴之感。此外,清末诗人张朝墉在一首诗中咏及西瓜时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暇菜亭前堪饱食,西瓜斗大藕如船”,和以前诗人咏西瓜多用比喻不同,颇具特色
在历代诸多的吟咏西瓜诗中,还属元代诗人方夔的《食西瓜》一首更耐人寻味:“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同。缕缕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从此安心师老圃,青门何处向穷通。”诗中“缕缕”和“痕痕”两句描写了人们吃红瓤西瓜时的情景:“牙生水”和“骨有风”两句,更把酷暑吃西瓜时那种快感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