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一组》趣味故事1000字

2018-08-08故事

  曹雪芹是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文人,不仅精于小说诗词,而且擅长绘画、工艺美术,特别是对风筝的扎糊、绘制和起放有着独到的研究和成功的实践,可称是风筝高手。

  曹雪芹从幼年开始就喜欢做风筝、放风筝,他小时候生活在南方,后来又到了北京,对南方和北方的各种风筝都很熟悉。约在乾隆十九年,曹雪芹已从北京城里移居西郊香山,以卖画维持生计,十分窘迫,但还不时扎糊一些风筝,所扎风筝不仅有燕、蝶、螃蟹之类的,还有人物的,绘法奇绝,五光十色,其中宓妃和双童尤为精美。一天,有位患足疾的朋友于叔度来访,言及家中啼饥号寒的境况,又偶尔说到京中某邸公子购风筝,一掷数十金。雪芹想到家中还有些竹、纸,于是就扎了几只风筝送给老于,让他去卖。老于居然得到重酬,从而解了燃眉之急。后来雪芹经常到老于那里,帮他扎糊风筝,还为他设计新的谱式。从此于叔度就以风筝为业,不仅所得足以养家(飠胡)口,而且渐渐成为制作风筝的着名艺人。

  曹雪芹不仅帮助像于叔度那样身患残疾的人掌握一门手艺而谋生,还把自古以来有关风筝的资料和前辈的制作经验搜集起来,加以整理归纳,经过二三年的努力,终于写成《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这部着作详细阐述了风筝起放的原理,风筝的种类和扎糊、绘画的方法。为了便于传授,还绘制了彩色的图谱,如彩蝶、比翼燕、螃蟹、雏燕等,并写成歌诀,比如“瘦扎燕”歌诀云:“……眉心夔纹翠点碧,眸外花颜红润玉。鬓云覆颈衬玉颔,细指捧心愈增妍。红巾一幅缀素锦,酥胸双凸柳腰纤……”还注明画法:“画以烟黑为底,衬以嫩黄九幅,作大红,配之以绿。腰间金环略以鹅色入黄,位于尾羽之端,和之以朱红、石绿、石青、湖蓝、浅紫等色,必使艳而不厌,繁而不烦。”这里既有形状的描绘,又有色彩的说明,极其通俗而生动。曹雪芹还写了关于金石、编织工艺、脱胎手艺、织补、印染、雕刻竹器和扇骨等技艺书稿。这些书稿连同写风筝的集成一书,题作《废艺斋集稿》。可惜此书并未刻印且大多散佚,现在知道的是当时抄存者保留下来的一些资料。

  曹雪芹不仅精通风筝的扎糊、绘制工艺,而且还是放风筝的高手。雪芹的好友敦敏曾作有《瓶湖懋斋记盛》一文,文中写到敦敏、董邦达等观看雪芹亲自在宣武门里结了冰的太平湖上放风筝的情景。雪芹不仅看得出风向,还预测其日下午有风,而他起放风筝技巧之高,使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异。敦敏这样描述他的技艺:“风鸢听命乎百仞之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曹雪芹制作风筝的技艺除了传授给于叔度以外,还教了敦敏的弟弟敦惠。敦惠也是一位腿瘸的残疾人,他先是学画,后跟雪芹和于叔度学做风筝,他也学得不错,后来竟然以此供奉内廷。敦惠的后人也以此为业,他的若干代孙金福忠就是近代北京风筝业内的着名人士。曹雪芹的风筝书稿虽未经刻印,但经人传抄,又有于叔度、敦惠等人的传播,他的风筝谱和制作方法在北京广泛流传,而且一直承袭了下来。据说,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几家着名的扎风筝的用的都是曹雪芹的图式,可见其影响十分深远。

上一篇:史记中的人物故事有哪些下一篇:常香玉亲身经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