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要有世界眼光的纪实故事

2018-12-28故事

  “广东靠改革开放起步,也靠改革开放起飞;靠改革开放赢得今天,也只能靠改革开放开创未来。”

  ——汪洋

  2008年2月17日,汪洋率领人数多达70人的广东党政代表团飞抵上海,进行了为期5天的沪苏浙考察。这几乎是近5年来,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最高规格的一次高层走动,充分表达了广东解放思想的锐气。

  2007年12月,汪洋上任广东省省委书记,这位以“思想解放、开拓创新”著称的新书记对广东提出了新要求:

  “你们的数据将来都不要同国内比,要同新加坡、韩国比,深圳、广州要成为中国可以与世界竞争的城市。同国内比还是洋洋得意,这不行,我想你的数据拿出来能说我比新加坡如何,我比韩国如何,才算你牛了。”

  目前,广东面临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汪洋鼓励广深两地用世界眼光大胆寻找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他说,改革开放30年,广东经济总量全国第一,如果还没有一两个像样的城市和国际水平叫板,那绝不代表成功。“我们将来能牛的,就是可以跟新加坡、韩国叫板,你能做到这一点,就算行。”

  深圳叫板新加坡

  “深圳作为中国的窗口和形象,现在就是要和全世界比,不能在国内比,这就是深圳将来的任务,我们将来能牛的就是我深圳可以跟新加坡叫板。”2007年12月26日,汪洋书记在广东省委第十届二次全会召开分组讨论会上为深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后,全国经济最令人瞩目的地方就是珠三角。从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然而,近十几年,由于中央对上海的大力支持和长三角合理的产业定位,长三角发展势头很猛,“90年代看浦东”,这句话越叫越响。加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经济出了问题,珠三角明显受拖累。

  2007年,危机似乎到了顶峰,“民工荒”、“电荒”、“油荒”、人民币升值、欧盟反倾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钢铁等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等等一系列问题直指珠三角,媒体评价:珠三角是正在打盹的兔子,珠三角被抛弃了,整体投资环境萎缩、上千家工厂倒闭、三百台商企业外迁越南……

  珠三角出路何在?

  “不要在国内叫板,在国内叫板是没有出息的行为,得到全世界去叫板。”汪洋书记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定位让人们为之鼓舞,让面对困境的珠三角看到了希望。

  汪洋要求广东“解放思想”,深圳要作为世界的大都会城市,在世界经济链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借鉴国际经验,学习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先进经验,使深圳成为世界的深圳。

  “胡萝卜加大棒”促升级

  珠三角提了“加快产业升级”十多年,但是成效并不明显。对此,汪洋支招:胡萝卜加大棒。他认为,可以把研发设计、组装包括总部仍放在原地。

  专家认为,产业升级基本上每二十年发生一次,像新加坡和香港,从当年的进口代替工业现在转型为工业总部和服务业基地。如今,深圳、东莞……整个珠三角也正在经历着类似的转变。

  深圳与上世纪90年代的新加坡相似,工业发展空间受限,因此借鉴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制定“深圳总部计划”,着力打造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先进制造业总部和研发创新基地,形成泛珠三角地区的生产管理中心和生产服务中心。采访中,深圳市贸易工业局负责人颜江凌骄傲地说,“去年深圳PTC(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专利申请过千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0%。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将达到65%”。

  深圳定位在高科技,而东莞则定位为制造业总部基地。东莞市经贸局副局长罗斌介绍,现在东莞可利用土地紧缺,十几年内将消耗殆尽;同时,东莞的用电量相当于贵州一个省的用电量,全市多个地方出现水质性和水源性缺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生产粉尘和释放二氧化硫等严重污染空气。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大棒”政策指出,供水供电的价格要提高,敦促高耗能产业提高国土利用率。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山区,把设计、研发、贸易等环节留在东莞,打造制造业总部基地。“珠三角20年经济高速发展后,资源禀赋从劳动力价格低已逐渐发生变化,产业转型条件逐步成熟,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升级是必然趋势。”北京大学经济系副主任苏剑教授深以为然。

  “深港大都会”比拼纽约

  “凭借港深两地优秀的高端服务,香港和深圳这个世界级大都会的品牌,将会风靡内地和海外的市场。不但可以加快国家高端服务业的改革和重心,更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的攀升。”2007年12月7日的“博鳌亚洲论坛高端服务业国际会议”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共建深港大都会”的倡议,令在场的人们为之一振。

  根据许多国际专家判断,中国在经济总量方面将在10年之内挑战日本,在20年内、大约到2025年左右将接近美国。到20年代,中国将是新崛起的一个世界经济大国。

  在这个框架之下,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中国必然要有自己的世界级大都会。深圳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教授指出,“汪洋书记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将粤港澳放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思考未来的战略定位。”

  目前,香港服务业占GDP比重高达90%,雇佣人员占总劳动力的87%,约300万人从事服务业。随着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内地企业纷纷开拓海外市场,需要通过成熟的金融、商业、保险、法律等服务,以及市场营销、物流运输和其他资源才能冲出内地,香港将成为很好的选择。

  从2007年来看,深港两个城市的GDP加起来是3000亿美元,已经达到了2005年伦敦的水平。从去年起,这两个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加起来已经世界第一。

  乐正院长坚信,“深港两个城市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采取一都两市的合作方式,10年后,20年后,确实能成为世界级大都会,用汪洋书记的话说,就是要‘叫板东京、叫板纽约’。”

  继续解放思想

  三十年来,珠三角一直是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窗口、风向标,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果,但是汪洋书记指出,“克服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

  不错,广东的发展并非风平浪静。2002年广东除自身经历了一场“非典”战役外,江苏、山东两省的GDP,总量也迅速赶了上来,与“老大哥”广东仅差几百亿元。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江苏、山东的一半,总量低于两省。

  “可能要丢掉经济排头兵的位置了。”有专家曾这样预测。

  在这关键时刻,张德江书记提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广东前途命运。正是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华为、中兴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被列入广东重点保护扶持名单,广东的专利申请、中国名牌总量也在全国连年占据第一位。

  2007年12月,汪洋上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要有“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2008年12月17日,汪洋在上海考察了创意产业发展园区、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临港产业区等三大产业园区;在江苏,他考察昆山市,参观苏州工业园区;在浙江,汪洋书记特地到杭州的阿里巴巴与马云交流,参观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考察义乌小商品市场。

  广东在重新凝聚改革共识过程中再次走在前列。

  也许现在广东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也许自主创新还有些力不从心,也许我们刚走出国门的企业还多少有些稚嫩,但是广东毕竟迈出了标志性的第一步。

  广东,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正如汪洋所说: “广东靠改革开放起步,也靠改革开放起飞;靠改革开放赢得今天,也只能靠改革开放开创未来。”

上一篇:没有谁可以替代她的纪实故事下一篇:懵懂青春校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