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潮州的故事

2018-07-17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被贬来潮州不足八月,便为潮州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潮州城外鳄溪被改名韩江、笔架山改称韩山、植下的橡树谓曰韩树,“潮州山水皆姓韩”。这位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在潮汕老百姓心目中已然是“神”。

  潮州江东韩文公祠前,从前有两棵橡树,据说是当年韩愈亲手所植。潮汕人相信,每年这橡树开花的繁盛,预示着潮州当年能中举(考大学)人数的多少。这就是所谓的“神迹”。潮州人为了纪念韩愈,将原来的笔架山改称韩山,把贯穿城东的河鳄溪改称韩江。甚至,把他死后几百年修的广济桥,也要与韩愈扯上,称“湘子桥”。说是韩愈的侄孙韩湘子为了帮助韩愈“为人民服务”,一个晚上动员了八仙的力量,就修成了这个世界上第一座开合式石桥。不用说,韩湘子能够忝列八仙,其实也是借了韩愈的光,想来也多半是潮汕人把他选上的。这都叫“神话”。

  然而韩愈毕竟是个实实在在的人。公元819年,他任唐宪宗的刑部侍郎(相当于现代公检法的副部长),建议皇帝不要信奉佛教而得罪,险被处死,后得宰相等说情,才改派潮州任刺史。刺史虽说是潮州最大的官,在皇帝眼里,不过是个“死缓”的地位,可见那时的潮州多么蛮荒。

  韩愈从长安走了三个多月来到潮州。按那时规矩,犯错误下放的官本可以不问政事,因为很容易惹火烧身的。但韩愈出于一个政治家的责任感,看到老百姓的疾苦不忍漠然,力所能及地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办学校,兴教育,治水患,驱鳄鱼,解放奴隶,引进良种;甚至试着推广标准话。到他调离潮州时,只在潮州任上不到八个月。八个月能做成多少事呀,很有限。但是老百姓看到了他爱民勤政的一颗心,他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鳄溪鳄鱼为害,他就带领军民在河边开“斗争鳄鱼誓师大会”,命令鳄鱼七天内必须滚出潮州。天旱了,他与老百姓一起去祭大湖神,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他到山里祭山神。尽管这些空话不能解决问题,但却赢得了老百姓的同情,何况在教育上真抓实干,把自己的钱捐出来,请自己的师兄赵德出来教学生,从此潮州开了一个新局面。

  韩愈在潮八个月,“赢得山水改姓韩”。而今千年以后,在潮汕地区,崇韩,敬韩一直不衰:韩山下有胡耀邦题名的“韩文公祠”,旁边有韩山师院,街里有昌黎(韩愈号)路,市内有昌黎小学,潮阳大湖神庙旁有韩愈庙,公园有景韩亭,灵山寺有韩愈塑像,山口有韩愈会大颠和尚的“留衣亭”,江堤上有“驱鳄亭”,韩江上有“湘子桥”跨虹而立。

  韩愈与潮州的关系,拿杨锦麟先生的话说:“韩愈不是一个人的定义,是一个区域文化的提升。”

上一篇:韩愈经典作品下一篇:韩愈《师说》全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