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韩愈

2018-07-20韩愈

  引导语:今天我们研究韩愈文化,弘扬韩愈精神,是为了更好地继承韩愈文化遗产,使韩愈文化深深植入每一个昌黎人的血脉。

  韩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百代文宗”和“文章巨公”,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身处中唐社会变革时期,以一个文人特有的铮铮铁骨和匡世济民情怀,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一生虽大起大落但始终不改其志。韩愈一生倡扬儒学,以儒家道统继承者自诩,极力宣传明纲纪、大一统思想。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主张仁政爱民,关注民生,体恤民情。在道德方面,倡导见利思义,持身立节,注重人的道德礼仪和廉洁自律的培养和教育。在教书育人方面,主张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师生互学。在文章写作方面,提倡写文章要保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要为内容服务。韩愈的求学作文之志,教书育人之道,当官做人之德,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韩愈一岁丧母,三岁丧父,兄嫂将其抚养成人。十二岁时随兄韩会到韶州,不到两年韩会在任韶州刺史时生病死亡,十四岁的韩愈又随嫂子郑氏护丧返回河阳(今河南孟州,一说修武县)。

  韩愈七岁开始读书,十三岁能写文章,跟随唐代散文家独孤及和梁肃等人学习,并关心政治,他自己曾说过“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韩愈十九岁时,怀着报效国家的雄心大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虽然韩愈才高八斗,但参加科举考试却一连三次都没有成功,直到六年后,韩愈已经二十五岁,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被录取。但是按照当时唐朝法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没有成功;无奈之下,韩愈分别给赵憬、贾耽、卢迈三位宰相写信,附上自己的文章,说明自己的才学、政治抱负和生活困难,但这些给宰相上书,都石沉大海;后来又三次登当权者之门,想向当权者当面推荐自己,却都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韩愈只好回到老家河南。可以看出,韩愈的从政之路并不顺利。

  在韩愈二十九岁,受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推荐,担任了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负责处理军队中的司法事务。这是韩愈从政的开始。韩愈任观察推官三年,利用自己丰富的文学知识,开始广收门徒,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习文学,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倡导文字简练、言简意赅的古文,反对讲求句式,堆砌辞藻,词不达意的骈文。

  三十三岁时,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三十四岁通过任职审查。三十五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负责官宦子弟的教育工作。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的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韩愈门徒众多,人称“韩门第子”。韩愈三十六岁时,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和教学相长的理论观点。当年冬天,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他忠于职守,体恤民情,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后遭权臣谗言陷害,在任不过两个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韩愈任职阳山令期间,深入民间,参加农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道德礼教得以普及,由于爱民如子,得到百姓普遍认可和爱戴,当地很多百姓生了孩子,都用韩愈的姓作为名字。在任阳山令时,又有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韩愈也经常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期间韩愈写下了很多诗文和著作。

  三十八岁时,韩愈离开阳山,任江陵法曹参军(司法官员)。三十九岁,韩愈奉召回长安,任知国子博士,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了著名史书《顺宗实录》的编写。后历任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官职。

  五十岁时,韩愈以行军司马的身份,协助宰相裴度,平定了淮西叛乱,因军功晋升为刑部侍郎。

  当时,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佛教的过度盛行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有相当人口不去从事生产劳动而甘当僧人,造成了社会生产力和财富的不足,同时有相当数量的信奉者使用自残的方式苦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安定。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宪宗皇帝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佛事活动,派遣中使去陕西凤翔法门寺迎接佛骨,沿途修路、盖庙,无论当官的、经商的或老百姓,都纷纷捐钱捐物,京城一时掀起信佛狂潮。许多老百姓纷纷放弃自己的买卖,从早到晚奔波在寺庙之间,有的百姓用火烧自己的手指,更有甚者还烧自己的头顶,来表达对佛的虔诚。韩愈看不惯这种劳民伤财的愚蠢行为,也为无人热衷儒学深感痛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韩愈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下了著名的《谏佛骨表》。他说上古时代并没有所谓的佛教,然而黄帝在位达100年之久,寿命为110岁;少昊在位80年,寿命100岁;颛顼在位79年,寿命98岁;帝喾在位70年,寿命105岁;尧在位98年,寿命118岁;舜在位和禹的寿命也达到了100岁。当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人们的寿命都很高。而佛事传入中国后,皇帝们的寿命反倒越来越短,不短命的也被人所杀。韩愈还说,那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还亲自观看和展览,大臣们也不指出皇帝的过失,御史们也不加以检举,我实在感到难过。皇帝看到韩愈竟然这样贬责自己,龙颜大怒,要处死韩愈。幸亏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韩愈才免得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曾在诗中写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就是这一事件的真实写照。任职八个月后,同年十月二十四日,朝廷考虑潮州太偏远,又调韩愈到距离京城近一点的袁州任刺史。

  五十三岁时,韩愈被调回皇宫,担任国子祭酒。第二年六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第三年九月转任吏部侍郎。五十六岁时,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五十七岁,韩愈因病告假,同年病死于长安。被赠礼部尚书,谥号“文”。

  韩愈死后的第二百六十年,即宋朝元丰七年被追封为“昌黎伯”。

  总结韩愈的一生,是刻苦学习,忧国忧民,自强不息,勤奋著述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风范,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上一篇:陈寅恪:论韩愈下一篇:元稹:《菊花》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