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红楼梦》中的声声佛号

2018-07-21红楼梦

  引导语:统计《红楼梦》全书,有名字的念佛人二十四人,无名字的念佛人众多,共计五十五人念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红楼梦》中的声声佛号吧。

  佛教各种法门之中,念佛法门最为简易方便而普及大众。从本位上看,曹雪芹以世出世法并彰的法理引领着读者步入持名念佛一门,认知“《红楼梦》主题佛教说”的人们早已摆出了充分有力的左券。于此再进一步,我们通过归纳解析后得出结论,《红楼梦》不只演绎了梦幻本旨, 更于大道方向指示读者,看那些行走在径中径上的各色人们。

  统计全书,有名字的念佛人二十四人,无名字的念佛人众多,共计五十五人念佛,有的口头念,有的心上念,几乎都是带着各自不同的情绪、情感或目的念,由此我们可能会产生疑问:怎么没有一个人求生西方呢?念佛成佛是正因正果,是不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成佛呀?当然不是,用甄士隐的名义方式解释或许足够了。曹公也绝不会将《石头记》单独写成佛教、道教或儒教讲义,甚至三教融合,初看起来好像没有倾向哪家。其实金刚种子一旦播下,终究是要生菩提芽、开智慧花、结无上果的。

  归结这些念佛人有几个特点:1.有个人,也有群体。2.遍布不同阶层。3.关键时念者多,平时念者少。据此,我们是否可以断定曹雪芹选择了念佛法门呢?看看各色人等,为官的无常,温柔的痴迷,富贵的衰败,施法的得罪,服丹的殒命,打坐的着魔,逃出火宅的甄士隐悟道了,勘破红尘的贾宝玉出家了。如果贾宝玉身上有作者的影子,或许起初自认参禅比念佛髙妙,待进了佛门后方知念佛成佛的道理,自觉念起佛来当是必然的选择。

  一、贾母

  第三十九回,(马棚子失火,看见火光时)贾母唬得口内念佛。

  第八十一回,(贾母、王夫人听说宝玉的干妈马道婆作恶败露,将治死罪,问明宝玉、凤姐当年病状时)贾母道:“这么看起来,竟是他了。他姐儿两个病中的光景合才说的一样。这老东西竟是这样坏心,宝玉枉认了他做干妈!倒是这个和尚道人,阿弥陀佛!才是救宝玉性命的,只是没有报答他。”

  第九十五回,(听王夫人说,元妃有病进宫请安)贾母念佛道:“怎么又病了?前番吓的我了不得,后来又打听错了。这回情愿再错了也罢。”

  第一百零六回,(世职被革,子孙在监,凤姐垂危时)贾母上香拜佛,磕了好些头,念了一回佛,含泪祝告天地道:“皇天菩萨在上,我贾门史氏,虔诚祷告,求菩萨慈悲……我今叩求皇天保佑:在监的逢凶化吉,有病的早早安身。总有合家罪孽,情愿一人承当,只求饶恕儿孙。若皇天见怜我虔诚,早早赐我一死,宽免儿孙之罪。”

  【解析】善心念佛。贾母临终遗言,自己“福也享了”,没有什么遗憾的,只是牵挂宝玉,希望他争气才好;劝凤姐修修福,懂得“心实吃亏”,相信修善得福。当家难接二连三之际,年迈的贾母声泪俱下,不吝一死以承罪,祈求皇天保佑儿孙,愿意用自己的福德庇荫儿孙,情何以堪!

  贾母对道、巫、神、佛都可接受,似乎不大分别究竟与否。跟刘姥姥念佛相比,一个代表富贵人念佛,一个代表贫苦人念佛。联系第一百一十回标题“史太君寿终归地府”,为何不用“归西”?有言为证:“吃斋念佛的事我也不大干。”无鹤可驾,慈航不登。唉!可惜了,贾母念佛不是为了往生西方。

  佛说四事因缘不可久保(《出曜经》):“一者常必无常,二者富贵必贫贱,三者合会必别离,四者强健必当死。”其实,曹公扼腕的何止贾母一人,今日之“贾母”又岂在少数?

上一篇:《白鹭》郭沫若原文下一篇:《红楼梦》中一共写了多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