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迷局与埃舍尔板画
羽之野
扶桑《名著与名画》系列
一般读众只知道《红楼梦》的另一书名叫“石头记”,并不知道“红楼梦”还另有几个备考用名,而且就红楼文本的说法这部书的“作者”也似乎还有好几位哩。
这在我初读红楼时,觉得挺新奇,后来想到,是作者故设迷局。
书开篇不久这样写到: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指石头对他的表述),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实录其事,绝无伤时淫秽之病,非假拟妄称,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闻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是啊,那石头与情僧显然无可考,而“孔梅溪”也基本无考,亦该是作者假托(因文本中此类“假托”很多),以我探得的“红楼垂直释意法”即谐音暗喻,其意当谓“恐怕世上没有这希罕之事”。于是,《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似乎就无所谓有与无,从旁释注而已。这样就只剩下曹雪芹的“悼红轩”和《金陵十二钗》了。
从这一侧面看,胡适先生当年力排众议的“曹氏考证”是真有道理的。
那么,我们翻回头来想,红楼梦作者到底为什么要搞这么多弯弯绕呐?
而且红楼文本接下来的“弯弯绕”更多:“宝玉之谜”“秦可卿之谜”“黛钗之谜”“香菱之谜”“金锁之谜”“麒麟之谜”“叔嫂疯魔之谜”“薛宝琴十首怀古诗之谜”,等等。细数红楼文本当有上百个大小“谜团”,且都具多解性,甚至悖论性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