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7-1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古代众多的送别诗中,此诗堪称是千古绝唱、妇孺皆知的压卷名篇。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暮春,写的是时年二十八岁的作者与友人孟浩然的分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一、课前交流,情境导入

  (一)交流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生回应)

  师:老师也喜欢听歌,因为每一首歌都传递着一种独特的情感。

  师:那我们就同听一首歌,听听这首歌又向我们传递着怎样的情愫。用一个词、一个成语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

  (二)听歌入情

  播放李叔同的《送别》曲,学生感受,并自由发表见解,师适时评价。

  师小结:这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送别歌曲,歌中长亭饮酒,古道送别,人间的离别之情表现得凄美而又委婉。

  (三)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送别歌曲,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送别诗,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看看诗人又是如何抒发他的离愁别绪的。

  (四)齐读课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研读古诗,理清诗意

  (一)探究题目,交流收获

  1.齐读诗题,学生交流获得了哪些信息。

  2.用完整的话说说对诗题的理解。(指名说)

  3.找出诗题中的关键词(送),板书换颜色,强调题眼。

  4.借助这个“送”字,进行离别的体验交流。

  5.介绍送别诗的来历。

  (二)研读古诗,感悟诗情

  1.通读全诗,扫除生字障碍。

  2.学习前两句。

  ①指名读古诗的前两句,教师适时点评。

  ②了解黄鹤楼。(出示黄鹤楼资料)

  ③思考:这两句诗向我们交代了什么?(指名阐述,师适时引导。)

  ④完整地解读一下这两句诗。(生:解读)

  ⑤出示:江南三月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诗句形容眼中所见的阳春三月,感受江南之美。

  预设: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⑥师诵读苏东坡的一首词《望江南》补充画面的美好。

  ⑦交流初春,这样美好的时节,你们最想做点什么?(郊游、访友……)

  ⑧小结,导入下两句的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后两句。

  ①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填写学习报告单。(生4人一组,师巡视、指导)

  ②汇报学习成果。

  【 】组学习报告单

  ③走近作者,了解李孟情深。

  ④师吟唱毕业歌,体验不变的离愁。

  ⑤换位体验,这久久的伫立,此刻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用“再也没有人与我……再也没有人与我……”的句式说一说)

  ⑥小结板书。这就是朋友的情,这就是朋友的义,这真是:孤帆尽,情永留。

  ⑦浓情诵读。

  4.诵读指导。

  ①出示常见的七言诗的节奏,进行体验朗读、展示朗读。

  (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播放录音范读,比较不同的韵律节奏。

  (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小结引导。古诗虽然有固定的节奏停连,但有时我们也可以随着情境的需要,适当变换韵律,使朗读的效果达到极致。

上一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下一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