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复习课件

2020-07-05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复习课件

  湖心亭看雪复习内容有哪些?讲述哪些关于湖心亭看雪的重点知识点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湖心亭看雪复习课件,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 文学常识

  1.作者: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2.出处:本文选自《陶庵梦忆》。本文是张岱小品文的代表作。

  3.体裁:小品文。

  二、重点字词

  1.书下注释

  ①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②拏:今作“拿”,牵引。

  ③毳衣:一种毛制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④雾凇:水汽或雾滴受冷在树枝等物体表面凝结成不透明松散冰晶。

  ⑤沆砀:严寒天气,空中的白茫茫的空气。

  ⑥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⑦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

  ⑧金陵:南京的古名。

  2.其他字词

  (1)余住西湖 余:我。

  (2)湖中人鸟声俱绝 俱:全。 绝:消失,断绝。

  (3)是日更定 是:这。

  (4)上下一白 一:全。

  (5)惟长堤一痕 惟:只。

  (6)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而已:罢了。

  (7)见余大喜曰 大:非常。喜:高兴。

  (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怎么会,哪能。 更:还。 此:这样。

  (9)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竭力,尽力。 别:告别,辞别。

  (10)客此:到此做客。

  (11)及下船 及:等到。

  (12)舟子喃喃曰 舟子:船夫。喃喃:小声嘟哝。

  (1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莫:不要。 痴:痴情,痴心。更:还。似:跟……一样。者:的人。

  三、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刚刚入夜。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制的衣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的船,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粒子,唯此而已。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了。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作客。等我走下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向您一样痴的人呢!”

  四、文章结构

  文中所记主要事件是湖心亭看雪。

  整个事件又可分为三个环节:

  ①(从开头到“独往湖心亭看雪”)写雪定独往。

  ②(从“雾凇沆砀”到“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湖上观雪。

  ③(从“到亭上”到结尾)写亭饮而别。

  五、文章主题:本文描写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幽远脱俗、卓然独立的清逸雅趣,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对故国(明朝)的追忆和怀念之情。

  六、写作特色:(1)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体。(2)运用白描写景。

  七、品析全文

  (一)雪定独往:“人鸟声绝,驾一小舟”的独往。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解析:文章开篇直接而巧妙的注解“文题”,交代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又交代文章追忆和怀念意味,并为下文做铺垫,写出了银装素裹的西湖,雪大、雪久、雪厚的雪境。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解析:作用——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湖心亭偶遇埋下伏笔。情感——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也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独行的高雅情趣。

  (二)湖上观雪:“天云山水,上下一白”的世界。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写作内容:描写西湖美丽的雪景。

  描写方法:白描(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描写顺序: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在整体描写中,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局部描写中,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

  赏析:1.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运用白描,由上到下的顺序描写西湖的整体全景,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彩、山峦、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着眼于“大”意象绘景。

  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运用夸张修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顺序,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清新灵动,给人一种似有似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2)量词“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行,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是炼字的典范。同时也隐含渺然人生如同沧海一粟之感慨。

  (三)亭饮而别:“拉余同饮,痴情游者”的会别。

  1.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心亭奇遇。相遇出乎作者意料,彼此都很高兴,只是心中况味颇有不同。

  2.“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这里指此时此境萍水相逢之喜,也有人生客旅的慰藉之意,更有绝境同游的痴情痴趣。

  3.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痴”的理解:“痴”是痴情,是一往情深。“痴”是对自然的凝视,是对生命的依恋。在西湖大雪三日,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偶遇金陵客在此对饮。文章忽起波澜,因为彼此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了共同的人生情趣与共同的美感。痛饮而散,更见至情至性,因此曰“痴”。

上一篇:《湖心亭看雪》课件下一篇:《湖心亭看雪》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