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评析

2018-07-16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任职。

  《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是一节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节课 。丁老师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开阔的思维方式,从他的课堂教学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突出了一个字,那就是“实”,各项教学目标均落到了实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落实了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以及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对于意蕴丰富的文言文,怎样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多角度、深层次品读。这一教学目标准确的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本堂课落实这一课标要求到位,效果显著。如:教师引导学生对“解衣欲睡”的“欲”;“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欣然”;“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引导从“念”到“遂”到“寻”到“亦”到“相与”到“步”,这些字表现出的“遇月、寻友”的过程;引导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句子,引导赏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中的两个问号和“盖”字等等。

  引导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走进文本,批文入境,批文入情,赏词析句。钱梦龙先生曾于1997年提出这样的看法:“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言”“文”的关系问题反而变得更为突出。“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将有怎样的突破?如何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两极中的均衡”,“文与言的和谐”,对此本节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纠正言而无文、落实新课程标准提供了方法上的保证。

上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划分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听课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