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是我国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谈人生》是他的作品之一。以下是这部作品的内容简介,一起看看吧。
季羡林谈人生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我写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都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
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百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能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升天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丛书目录
第一部分
人生 再谈人生 三论人生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部分
不完满才是人生 世态炎凉 走运与倒霉 缘分与命运 做人与处世 牵就与适应
第三部分
容忍 成功 谈礼貌 知足知不足
第四部分
有为有不为 隔膜 论恐惧 坏人 论朋友 三思而行(1) 三思而行(2) 论压力 爱情 后记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山东临清市人。1930年入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言语,1935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和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现代语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论文多篇。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进行东方学研究。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福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