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作品《泰山颂》简介

2018-07-21季羡林

  季羡林为泰山而作的诗歌《泰山颂》,近日送达泰安。这首诗歌是94岁高龄的季羡林8月30日在病房中写就的。

  作为山东人,季羡林认为山东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泰山。他曾说:“泰山的博大壮美和特有的文化内涵能激励人生、启迪人生,培养崇高的人生境界。”所以,他早就想写泰山。

【一、季羡林作品《泰山颂》原文】

  巍巍岱宗,众山之巅。雄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云烟。阴阳变幻,气象万千。兴云化雨,泽被禹甸。齐青未了,养育黎元。鲁青未了,春满人间。星换斗移,河清海晏。人和政通,上下相安。风起水涌,处处新颜。暮春三月,杂花满山。十月深秋,层林红染。伊甸桃源,谁堪比肩。登高望岳,壮思绵绵。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二、名人名山 谁堪比肩——从季羡林先生《泰山颂》说开去】

  名人与名山结缘多多,“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出自孔夫子编订的《诗经·鲁颂》;“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出自诗圣杜甫的《望岳》;“伊甸桃源,谁堪比肩”,则出自当代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新作《泰山颂》。

  伊甸桃源,人皆向往。而泰山是名副其实的“伊甸桃源”。首先是自然大美。大自然的造化使“巍巍岱宗,众山之巅。雄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云烟。阴阳变幻,气象万千。兴云化雨,泽被禹甸。”季节变化使泰山“处处新颜”:“暮春三月,杂花满山。十月深秋,层林红染。”其次是人文之妙。历代帝王的封禅,黎明百姓的朝拜,文人墨客的歌咏,使泰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再次为“天人合一”。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接纳为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有句成语叫“泰山北斗”,而季羡林先生就是举世公认的学界泰斗。7月29日,总理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两位“国宝”级大师,一是人文学界泰斗季羡林,一是科学界泰斗钱学森,足见季老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作为山东老乡,季老对泰山一往情深,这种“情”不仅仅是乡情,更是一种理性的“情怀”。

  岱顶孔子崖有石刻曰:“泰山,山中之孔子,孔子圣中之泰山。”是说泰山即孔子,孔子即泰山。从孔夫子到季羡林,“有着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名人摩肩接踵,以不同的方式驻足泰山及其周围地区,感受泰山、膜拜泰山、歌唱泰山、阐释泰山”、“共同铸造了泰山名人文化”,而“泰山名人文化又有其独具的精神品格和特点”(刘锡诚:《泰山名人文化序》)。在泰山名人文化的图谱中,季羡林先生无疑是当代最为人瞩目的文化名人。

  早在青年时代,季老就关注泰山:“我是1934年第一次登泰山的,那时23岁,在省立济南高中教书……路很长,我觉得不爬十八盘就等于没有登泰山。在下面看,泰山不算高,到了泰山顶上一看,其他山很小,泰山确实很高。”显然,这位青年有着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一样的远大抱负。

  近年来,季老更是关心泰山,研究泰山,弘扬泰山文化。1996年拟拍摄《中华泰山》,季老认为,“拍部中华泰山系列片,很有意义。在全世界四大文明中,我们中国的文明恐怕要数第一。什么原因呢?它从古至今没断,这个传统没断,很难得的。中国精神,泰山可作代表。”1999年《岱宗学刊》公开发行,季羡林先生欣然题写贺词。季老还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深层次地研究泰山,阐释泰山文化:“泰山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人们一登上了泰山,就会感觉到天人浑然一体,人天相爱。泰山以‘青’欢迎了人,人以‘爱’还给了山”;“任何山不管它有多高,像泰山那么多值得信念的东西是没有的。”“自古以来,伟大的文学家几乎都写过关于泰山的论文,几千年来就是这个样子。泰山的地位,历史上、政治上、文学艺术上……任何山也比不了。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名声、有作为的皇帝,几乎都到泰山进行封禅或祭祀活动。”泰山“雄伟博大”,与长城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泰山也非好汉”。

  泰山这座伊甸桃源,谁堪比肩?名人与名山结缘,又谁堪比肩?

上一篇:季羡林《泰山石刻》序言下一篇:季羡林作品《石林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