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是一曲高山流水,当你浮躁时,使你如梦方醒。
瑞典斯特林堡《父亲》带来北欧风情
2005年的夏天炎热又漫长。在今年的酷暑中却吹来了一股北欧的风。每天,我顶着烈日走向排练厅,可是一跨进门,就进入了瑞典的严冬。
是的,整个夏天,我们都沉浸在瑞典著名剧作家斯特林堡带给我们的欢乐、争斗、痛苦、忧伤之中。我们在排练和演出斯特林堡的代表剧作《父亲》。因同名作品太多,我们不得不改名为《上尉和他的女人们》,好在并未背离剧情。话要从今年3月初说起。我正在北京为电视剧《牛虻》做配音对白本,一个长着络腮胡子,有一双睿智眼睛的年轻人来找我,他说他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师,暑期要到上海排一部斯特林堡的剧作《父亲》,希望我加盟。他叫赵立新。此前,我对斯特林堡知之甚少,只听说他是与挪威的易卜生齐名的作家,却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也不知他的生平。作为一个演员,这样的孤陋寡闻,自忖是很丢脸的事。但我也知道,造成这样的孤陋寡闻,有种种不在于个人的原因。主张男女平等和女权的易卜生的作品由于比较符合中国国情所需,在鲁迅时代就为我们所熟知,娜拉的出走问题也反复被我们讨论。正因为这样,在这个问题上与易卜生持针锋相对观点的斯特林堡,就难以被接受、被引进。其实,在斯特林堡的文字中,有着对人性深处情感的开掘,有着对男女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深层的思考。许多珍珠,就这样被狭隘和主观地当作砂子扬弃了,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此前,我对赵立新知道得更少,不知他为什么会选中排这部戏?也不知他要我在剧中饰演什么角色?为什么会想起找我?可是,他的介绍激起了我对斯特林堡的好奇和探求的欲望;又听说他是在瑞典国家剧院工作多年,刚回北京不久。一个从瑞典回来的人导演一部瑞典名剧,我料想会有很多对我来说新鲜和意想不到的东西,会让我开眼界。出于直觉,出于在短短的坦率交谈中很快建立起来的信任感,我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这位陌生导演的邀请,有点不管三七二十一。至于他为什么找到我,我也没多问,大概是他从小爱看译制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