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兰亭集序的教学欣赏

2018-07-16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文采、书艺双绝的传世名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关于这篇文章的教学和欣赏,笔者从文化接受层面上谈一些认识和理解。

  书法美学层面。《兰亭集序》彰显于世,首先是其书艺的超绝无双。晋人的书法,唐人的诗,宋人的词,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称颂的艺术瑰宝。晋人的书法又以“尚韵”而著称,这“尚韵”的特征既是书法美学的,也是人格气质的。《兰亭集序》不仅仅是一般的书法佳作,同时集中而艺术地展现了魏晋时期特有的时代风貌和时人风气。所以,教学和欣赏该文应该首先展示它的“书法原貌”,领略这些勾勾画画、点横撇捺的线条艺术所呈现出的生命姿态和精神张扬。书法艺术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当我们沉潜内心细细品位,这些流淌于点划勾捺之间的活力和内蕴,就会那样真切地“复活”出整个魏晋时代的精神风貌。书法理论告诉我们,行草是体现一个人内在自由精神的最佳表现形式。

  “书圣”王羲之将这一书艺创造性的发挥到了极致,把那种一气呵成、自如挥洒的气质,张扬得淋漓尽致、浑然天成。当然,向学生传达这种意味时,要先让他们投入其中,反复把玩、触摸这些线条组合呈现出的“气韵”。王羲之博采众优,尤其吸取了前代书法名家的书法优点,形成了笔画均匀、线条曲折、体式纵长的书法艺术,充分显示其自然朴素的妍美特色。在用笔的处理上,欲断还连,以侧取妍。笔与笔之间,有俯仰,有牵丝,有顾盼,有回折,有弛张,显示了纯熟的笔法和清丽的笔调。其笔锋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在视觉上形成一种生动、活泼、优美的艺术效果。

  文本接受层面。《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乃为诗歌唱和集子而作。“书序”的文体,决定了其必须具备一般书序的特点。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作诗写序的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指明了《兰亭集序》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乃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的过程,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来写的,只是作者“含而不露”罢了。一般来说,为诗歌唱和的集子所作的序言,抒情的成分是比较多的,而本文又自然地融合了叙事和议论,整散结合,有整齐的韵律美、如画的风景美,就像其书法作品一样,行文如行云流水,结构却浑然一体。欣赏《兰亭集序》,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夏饮甘泉,神清气爽;秋日登高,天晴气朗;严冬围炉,温暖如春。是一种享受,是一次心灵与精神之旅。在时间的长廊里,钦羡先人的群贤修禊的雅事;在空间的视野里,注目山清水秀的兰亭美景;在一觞一咏的畅叙中,仰观宇宙,品察万类,感悟人生与时事。这是一次现实人生的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就文章章法而言,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实写兰亭宴集情景,以“乐”为基调,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具,但作者“乐而不淫”,以淡雅为色调。后半部分虚写,抒发宴集后的感慨,以“悲”字为基调,在深沉的慨叹中,隐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和珍视,从而与前半部分的乐生之旨相契合。

上一篇: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与王羲之《兰亭集序》赏析下一篇: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与王羲之《兰亭集序》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