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高中读后感范文3900字

2018-08-23老人与海

  每一本好书,都有它自己特有的“灵魂”,当你阅读它时,便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书中所构想的世界。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有神秘之处,而这种神秘之处是分离不出来的。它继续存在着,永远有生命力,你每重读一遍就看得到或觉得到新的东西。”(海明威)

  一个简单的故事,使用的是最为朴实无华的语言,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是作者认为“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其所获得的荣誉也证明了这一点,此书获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并导致他于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却含义深刻,集中反映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创作技巧。正如他自己所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这就是一种以少胜多的写作技巧。以至于后来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关于《老人与海》写下过这样几句话:“这个朴素的故事里充满了并非故意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没有一个词是多余的。”

一、所谓的“象征主义”

  海明威生活在趋向于腐朽和没落的社会里,曾经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战争,战争和社会的种种荒诞现象给海明威的精神和身体上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以至于使这个骨头里有几百块弹片的“硬汉”作家到了晚年经常失眠,记忆力衰退,视力下降。在《老人与海》发表之前,他正处于整个创作过程的低峰期。从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之后,海明威整整十年没有发表什么重要作品,而1950年出版的《过河入林》又遭到舆论界的一致批评,众多评论家甚至断言“海明威的才智已经枯竭,再也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而《老人与海》的发表则彻底驳倒了那些认为海明威这个作家已经完蛋的那一派意见,各国文学评论界对此作品的艺术造诣都无一例外地给予很高评价,纷纷指出这则简单的故事中富有多层象征意义。海明威却对此予以否定:“没有什么象征主义的东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孩子就是孩子,鱼是鱼,鲨鱼全是鲨鱼……人们说什么象征主义,全是胡扯。”然而他也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够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事物。”两种对立的观点似乎很难在同一种事物中找到统一,其实不然。作者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象征主义的桂冠,一方面是为了强调内容的真实性,他与一些象征主义作家为刻意追求“主观现实”,面对客观世界支离扭曲,任意构造象征意象的作法是格格不入的;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维护其艺术价值的完美性。以写实到“足够逼真”而达到了象征寓意是《老人与海》的主要艺术特色,正如一个优秀的诗人在他努力再现原汁原味生活的诗作中不经意地援用了典故一般,并未刻意追求。所以作者后来又说:“更深的东西是您懂了以后所看到的东西。”只待我们去发掘,去拓展其中代表的“许多其它的事物”。这正是一部伟大作品所特有的生命力。

上一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年级读后感下一篇:语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