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2018-07-13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一:

  1.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4分)

  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3、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4分)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2分) 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2分)(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2、(4分)①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1分)和所感(1分),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1分)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1分)②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1分) 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的淡泊、疏放的风骨。(2分)作者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作者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侧面表现了道士的人品。(1分)

  3、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是清新幽静、超凡脱俗。蕴含了诗人造访道士不遇的惆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题分析:这是一个拜访类诗题,诗题包括两部分信息:1、拜访的对象是深居山中的道士,2、拜访的结果是不遇。此类词题常见特点是先描述拜访的过程与景色,再抒发不遇的情感。

上一篇: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下一篇: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