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札记

2018-07-20离骚

  要写好《离骚》读书札记,一要有感悟,二要有思想,三要有文笔。下面是《离骚》札记,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离骚》札记篇一:

  许多人为屈原没做了高官而感到惋惜,我反倒为他感到庆幸,正是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和遭遇成就了他。这有些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这般经历,屈原才得以走向边缘,走向自我,走向心灵,创造出那些瑰丽的诗篇。一千多年后李白曾为之感叹道:“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一语道破文化价值的永恒与伟大。李白毕竟是李白,一眼就看破了政治得失的虚空与易逝。

  屈原投江前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屈原在汨罗江畔行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夫问他原因,于是便有了那著名的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夫撇撇嘴说:“干嘛要这么顶真,大家醉你也醉不就得了。”可屈原坚持:“宁可投到清流中喂鱼,绝不同流合污。”不久,屈原便投江自杀了。他的死让我想到了诗人海子的死。海子说,他一生有三种受难 :流浪、爱情、生存;他的一生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他们的死是相似的,理想追求者对生命的体验和他作品的力度,通过自杀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屈原伟大人格的形成,与分裂、放逐、孤独、自立有关,与追求生活在“理想的别处”有关,与一次次离别有关。伟大并不是苦难造就的,这正像泥潭中也能筑起高塔,但并不是泥潭本身就能造就高塔。世上饱受磨难的人那么多,而伟大的文学家却那么少,两者并没有直接关系。他的理想倒是关键,为了生活在别处,精神上的颠沛流离是少不了的,他选择了孤独,选择了山河断裂式的壮美,选择了悬崖峭壁式的决绝,这个过程其实比生活的磨难更为痛苦,却是通向伟大的必要程序,那与生俱来的理想缺憾让他一个人在孤独的角落里等待救赎,也成就了他的伟大。

上一篇:《离骚》的教学案下一篇:为什么叫《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