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课堂教案

2018-07-20离骚

  《离骚》描绘了诗人自己思想感情的波澜,诗人把自己描绘成浑身披覆着香花和美玉的洁身好修,幽美芳香,妩媚奇特的超人,用来象征其纯洁高尚的内在美质。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离骚课堂教案,更多内容请访问(www.010zaixian.com/wenxue)。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诵读要领。

  2、学会从语言入手,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

  3、理解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的人格追求。

  教学重点:

  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对屈原之死的评价,理解“殉道者之歌”。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朗读,介绍屈原、《离骚》、楚辞

  (一)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

  出示对联:“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从对联中的“天问、汨罗江、香草、三户地、九歌等词,可知凭吊的是屈原。

  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二)、介绍屈原、《离骚》

  出示屈原图片。

  解说:屈原,就带着这种悲痛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他生活的楚国原先也是个强国,但当屈原登上政治舞台时,楚国的综合国力已日趋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试图变法强兵,但遭到奸臣的嫉恨,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忧郁愤怒出诗人。于是,在他第一次被流放时,他写下了《离骚》。

上一篇:离骚课文分析下一篇:离骚课文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