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鉴赏

2020-06-17李商隐

  生平简介

  李商隐(813- 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任为书记,并娶他女儿为妻。唐朝中叶后期,朝政败,宦官弄权,朋党斗争十分激烈。李商隐和牛李两派的人都有交往,但不因某一方得势而趋附。所以他常常遭到攻击,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只是在四川、广西、广东和徐州等地做些幕僚的工作。

  四十五岁时死于郑州。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诗鉴赏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3928·《唐诗鉴赏大典》

  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尤如一组组蒙太奇画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燕台诗四首

  李商隐

  风光冉冉东西陌,

  几日娇魂寻不得。

  蜜房羽客类芳心,

  冶叶倡条遍相识。

  暖蔼辉迟桃树西,

  高鬟立共桃鬟齐。

  雄龙雌凤杳何许?

  絮乱丝繁天亦迷。

  醉起微阳若初曙,

  映帘梦断闻残语。

  愁将铁网罥珊瑚,

  海阔天宽迷处所。

  衣带无情有宽窄,

  春烟自碧秋霜白。

  研丹擘石天不知,

  愿得天牢锁冤魄。

  夹罗委箧单绡起,

  香肌冷衬琤琤珮。

  今日东风自不胜,

  化作幽光入西海。

  —— 《春》

  前阁雨帘愁不卷,

  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

  夜半行郎空柘弹。

  绫扇唤风阊阖天,

  轻帏翠幕波洄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

  几夜瘴花开木棉。

  桂宫流影光难取,

  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

  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

  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薄雾起缃裙,

  手接云輧呼太君。

  —— 《夏》

  月浪衡天天宇湿,

  凉蟾落尽疏星入。

  云屏不动掩孤嚬,

  西楼一夜风筝急。

  欲织相思花寄远,

  终日相思却相怨。

  但闻北斗声回环,

  不见长河水清浅。

  金鱼锁断红桂春,

  古时尘满鸳鸯茵。

  堪悲小苑作长道,

  玉树未怜亡国人。

  瑶琴愔愔藏楚弄,

  越罗冷薄金泥重。

  帘钩鹦鹉夜惊霜,

  唤起南云绕云梦。

  双璫璫丁丁联尺素,

  内记湘川相识处。

  歌唇一世衔雨看,

  可惜馨香手中故。

  —— 《秋》

  天东日出天西下,

  雌凤孤飞女龙寡。

  青溪白石不相望,

  堂上远甚苍梧野。

  冻壁霜华交隐起,

  芳根中断香心死。

  浪乘画舸忆蟾蜍,

  月娥未必婵娟子。

  楚管蛮弦愁一概,

  空城罢舞腰支在。

  当时欢向掌中销,

  桃叶桃根双姊妹。

  破鬟倭堕凌朝寒,

  白玉燕钗黄金蝉。

  风车雨马不持去,

  蜡烛啼红怨天曙。

  —— 《冬》

  李商隐诗鉴赏

  这组名为“春、夏、秋、冬”爱情诗是李商隐仿“长吉体”艳诗中最出色的篇章。作者在《柳枝五首序》中提到,他的从兄让山曾在洛阳民间少女柳枝面前吟诵他的《燕台诗》,得到柳枝的赞叹,并对作者产生爱慕之情。从序中让山称作者为“少年叔”来看,·3934·《唐诗鉴赏大典》

  其时商隐还相当年轻,可能尚未登第。《燕台诗》的创作年代,应比《柳枝五首》更早,大约写于大和中后期。

  诗的本事,已难评考。从诗中来猜测,诗人怀念的大约是一位能歌善舞的贵家歌妓或姬妾,有姊妹二人。这从“歌唇”、“罢舞”、“桃叶桃根”等语可以看出。诗人与她初次相识,可能是在“湘川”(今湖南长沙一带 )某地,大约是春天。后来这位女子流落到金陵,诗人也曾去寻访过她,但佳人已远去。在写这组诗时,女子大约已流转到岭南一带,原先据有她的贵官已故去,只剩下她孤身一人。这可从“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唤起南云绕云梦”,“楚管蛮弦愁一概”,以及“玉树未怜亡国人,古时尘满鸳鸯茵”,“雌凤孤飞女龙寡”等诗句约略推知。诗题为“燕台”,大约因这位女子为使府后房的缘故。

上一篇:李商隐《春雨》鉴赏下一篇:李商隐《日日》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