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2020-06-23李商隐

  一首首《无题》经世绝伦、一曲曲爱情经典若隐若现,“无题”向来解释纷歧,都说李商隐的《无题》是其婚姻生活,爱情经历的真实写照。

  在晚唐诗人中,李商隐的诗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古诗,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既继承了杜甫七律的锤炼严谨、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郁色彩;既有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又格形成自己深情、绮丽精工的独特风独特,在百花齐放的唐代诗坛上独具一帜,成为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他出生在晚唐,错过了最繁华荣胜的时期,又身处牛李竞争的政治旋涡中,终生潦倒,郁郁不得志。当时唐朝的繁盛已过,正逐步走向没落,可是除了咏史诗外,李商隐诗歌绮丽浓艳之处,丝毫不露末世悲凉之意,倒是颇有开元遗风,在李商隐得诗歌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无题》诗,李商隐无题诗歌的创作是诗歌发展的一种回归,同时又是一种创造,它使诗歌题目与内容的深沉和意境的朦胧达到完美的吻合,把李商隐生平的悲剧体验和心灵感触作为起点从另外的角度去解读李商隐的《无题》诗歌,我却认为在表面上看似是描写深挚的爱情深层却隐现着诗人对于当时社会党派纠葛的态度以及他自己在政治道路上的崎岖和挫折。

  一、 “情爱宣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主要表现手法。

  如他的著名的一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被迫的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作者心境的反映,情景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完美的结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第三、四句,接着进一步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无尽无休的痛苦,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有着悲观色彩的追求。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作为读者的我们要联系到诗人的各个方面和经历来解读他的诗歌,体会诗人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但是,“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依然怀着深深的情感孤独、无奈的等待,追求着!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李商隐一生对“功名”的追求是不折不扣,但却是“屡试屡败”,此诗是他又一次金榜无名时,且他最钦佩的表叔崔戎又病逝时,他在“学仙玉阳山”,巧遇尼姑宋姐时作的《无题》。李商隐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其说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是对浪漫爱情的追求,不如说是他本人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方式。他始终分不开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对功名的渴求。宋姐只是李商隐诗作的一题材罢,在他的内心有着强烈的对于自己抱负和理想的追求,同时在他的内心还存在着对当时社会极大的无奈,他只是借对宋姐的“此志不喻”表明自己对“功名”以及自己心中理想的追求亦会到海枯石烂时。

上一篇: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下一篇: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