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在我们现在这个繁荣的中国之前的古代是否也像现在这样呢?若不是,那又是怎样?我们可以从李商隐这位诗人来看出古代的兴衰。
李商隐在晚唐与杜牧齐名。而晚唐又是动乱的时代,所以就算是进士的李商隐也遭遇坎坷,因此,他有感而发,作出了许多针对现实的诗。
李商隐的诗咏仪深隐,构境巧妙,也有过分消沉感伤之处。例如:《风雨》一诗中“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黄叶”和“青楼”相照应,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说黄叶加上风吹雨打,其实他把自己的身世比作黄叶,说明他的身世飘零就如同黄叶一般。诗题“风雨”正是作者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以两个曾经落魄而后来发迹的同一朝代的人发端、收结,不仅在结构上前后照应,而且表现了诗人的自命不凡和对盛唐治世的向往。
李商隐为什么能完全在诗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呢?
在李商隐的诗中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比如“落花”一诗,他借咏落花寄遇自己的身世之感,竞境浑厚、哀怨。其中有一句“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这句诗中的“芳心”就是诗人的品质、性格、思想和感情的写照。
由此可见,李商隐的诗都表现了关心政治、忧虑国事、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这也正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唐朝时皇帝的不重人才的情形。
篇二:
这个诗人,他唱不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因为他没有李白的豪情;这个诗人,也喊不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因为他没有高适的气魄;这个诗人他更吟不出“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因为他没有王维的那份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