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爱情诗的魅力

2018-07-21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不仅在唐代,而且在我国整个古典诗歌的传统中,都是很有特色的。尤其是他的爱情诗自成一家,构筑了一个幽美感伤的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位,并对后世诗人走向内心的创作特点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李商隐(约813—约858)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一位诗人。他的诗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的读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会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广为流传的名句。

  他的爱情诗大多是无题诗和以作品中个别词汇作为题目的诗作,因为这两类诗的题材和风格是大致相同的,我们把它们都算作《无题》诗的范围。他的《无题》诗被广泛地传诵,以致在他以后的人们就把《无题》诗作为爱情诗的代名词李商隐爱情诗魅力形成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试从他善于构筑幽美感伤的精神世界方面进行探讨。

  感伤情调是中国文学作品情感抒发的一大传统,自宋玉《九辨》以来,历代不绝。李商隐所处的晚唐时代,社会的衰落,民生的寥落,国家的动荡,使得人们对于外界的关注内转到对个体心灵的审视和体味。因此,社会现实造就了义山忧郁哀婉的感伤诗美。就李商隐个人来说,其自小几经离丧,饱受人生困苦,深感世态炎凉,情感细腻脆弱。受党争的影响,诗人“一生襟抱未曾开”、“古来才命两相妨”的不幸给诗人以毕生的怨恨;没落的时世,衰败的家世,仕途的多舛,爱情的失意,别人的误解,妻子的早逝,都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使得他只能用忧郁感伤的笔调,来叹惋时运的衰落,身世的飘零:身世,家世,佛道,从各个方面促成了诗人易于伤感的、内向的性格与心态。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和无助,也使他灵心多感,感情丰富,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起他如潮的感情活动,心灵的创伤、生活的磨难、痛苦的经历,浓缩在一首首诗中,委婉曲折的道出了一个幽咽凄迷的内心世界,唱出了一曲曲伤感动人的挽歌。

上一篇: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李商隐《柳》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