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和州记

2018-07-20刘禹锡

  关于诗人刘禹锡在和州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为做了和州哪些贡献呢?

  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著名诗人刘禹锡出生在唐朝中叶。“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特别是到了唐德宗后,原有的社会矛盾非但未解决而且更加突出,一方面以节度使为中心的藩镇,财富雄厚,军队强大,割据一方,大有与唐王朝分庭抗礼之势;另一方面以豪族和大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加紧土地兼并,使得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因此许多爱国志士都焦急不安,急盼中央“革新”。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按说对刘禹锡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但他却能在逆境中自勉,在逆境中奋起,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于思考,始终以关心民众疾苦和关注江山社稷为己任,在二十二岁时就中了“进士”,两年后又中了“博学宏辞科”,授“太子校书”而涉足官场,三十二岁时当上了“监察御史”,从而进入了唐王朝的上流社会。

  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的八月,追随并积极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失败后的刘禹锡,在从夔州转贬到和州当刺史的途中,“浮岷山,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途径巴山楚水,访故旧好友,览壮丽河山,写出了很多著名诗篇。例如他在大冶附近写下的《西塞山怀古》就很有寓意地告诫唐王朝统治者:“金陵王气”之所以“黯然收”,并非山川失气,而是“六代竞奢华”人事不修的结果。再如他在《秋江早发》一诗中,借景抒怀,“沧州有奇趣,浩荡吾将行”句,充分表达了年过半百的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浑气概和继续革新、自强不息的意念。他一生不懈地追求着“革新”,其思想精髓始终凸现着“与时俱进”。即使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遭贬谪的逆境中,他也念念不忘、矢志不渝。

  刘禹锡到达和州时,正值百年未遇的大旱。和州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他未及休息,便立即召集州内田父野老了解旱情。随后又徒步走遍州内各地,深入到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亲自发动和参加民众抗旱灭灾。他知道大灾后必有大疫,所以一边视察灾情,一边用他多年留心搜集到的各种单方、验方为灾民看病,一言一行都饱含一片真情。在刘禹锡看来,和州虽然是个著名的鱼米之乡,但“十有六戍”,加上大旱,因此州内民众凄苦无依。

  他痛心疾首地在《历阳书事七十四韵》中写道:“比屋恂嫠辈,连年水旱并,遐思当后已,下令必先庚……”充分表达了他关心和州民众疾苦的拳拳之心,最感人的是他结束考察后,立即冒着被削职的危险,大胆上表:“伏以地在江淮,俗参吴楚。灾旱以后,绥抚诚难。谨当奉宣皇恩,慰彼黎庶。”在得到唐德宗的恩准后,他立即下令减免和州农民当年的一切税负,并开仓放粮,赈灾济民。

  此后,他利用冬闲亲自带领民众挖塘筑坝,疏浚河道,掀起了兴修水利的高潮,为今后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率领百姓艰苦奋斗、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并做到“遐思常后已”,所以他执意不住府衙,而依土山(今仙山)傍浅池(今龙池)盖了几间茅屋庐舍,自称“陋室”。在他身体力行的感召下,再加上他颁布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令法规,所以经过数月的悉心治理,和州的农业生产又重现生机。第二年即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的六月二十日,刘禹锡就在他的《和州刺史厅壁记》中兴奋地写道:“田艺四谷,拳全六扰。

  庐有旨酒,庖有腴鱼。”可见在刘禹锡的治理下,和州在极短的时间内已到处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他的“革新”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因此他借“陋室”而抒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而留下了《陋室铭》这篇千古绝唱。因此在今天“陋室”大门的迎屏上,和州人为他刻下了“政擢贤良,学通经史,颉韦颃白,卓哉刺史”,对这位与和州的山水和民众有着亲缘的高人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和深切的怀念。

上一篇:洞庭秋月行 刘禹锡下一篇:刘禹锡望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