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山水诗。此诗描绘了愚池雨后的晨景,眼前景物的明丽动人,抒发了暂时忘却烦忧,醉情于清新明丽的大自然的喜悦之情,更是隐喻诗人怀揣着经历风雨后必定会红日升空的信念。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柳宗元全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⑴
宿云⑵散洲渚⑶,晓日明⑷村坞⑸。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⑹心适无事,偶此⑺成宾⑻主⑼。
【注释】
⑴愚溪北池:在愚溪钴鉧(mǔ)潭北约六十步。池水清澈,冬夏不涸。池水沿沟流入愚溪。
⑵宿云:昨夜就有的云。
⑶洲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这里指水边山地。
⑷明:照明,形容词作动词用。
⑸村坞(wù):村庄,多指山村。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⑹予:我。
⑺偶此:与以上景物相对。
⑻宾:指眼前景。
⑼主:作者自指。
【白话译文】
昨夜的落云闲散地飘浮在水中的小洲,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山村的茅庐。
清清的池塘边高树挺立,微风吹落了夜雨带来的满树珍珠。
我的心中正好平静无事,与美景相对恰如宾客与主人相处。
【创作背景】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这首五言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也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的第五年。柳宗元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受到牵连,于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为永州司马。几年来,他遭受的打击接踵而至,“国忧加身愁”使他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许多诗文中抒发胸中愤懑,表达孤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