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统合儒释”的思想基础

2018-07-21柳宗元

  一

  柳宗元在《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这篇序文中,提出了“统合儒释”的主张,因为对这篇序文的写作年代至今未有定论,所以先要简要地作一点辩证。

  据(宋)文安礼《柳先生年谱》,此序文写作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但(清)陈景云《柳集点勘》以为:“序中‘夏官韩公’谓韩皋也,按唐史,皋以贞元十一年自兵部侍郎改京兆尹,序称‘夏官’必作于皋改官前,谱系于十九年,误也。”因而,原来认同文安礼意见的(近人)章士钊又改口说:“作序年分,必在贞元十一年以前。”

  我以为,陈景云此论绝难成立,章士钊改口也欠慎重。因为序中首列“天官顾公”,而据《旧唐书·德宗纪》,顾少连贞元十七年始任吏部尚书。又章士钊认为序文中“吏部郎中杨公”疑指杨凝。但据《资治通鉴·卷第三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载,贞元十二年七月始以东都留守董晋同平章事兼宣武节度使。杨凝以检校吏部郎中任董晋判官亦当在十二年八月。这些均与“序作于贞元十一年以前”相抵牾。故我坚信,此序的写作年代不能早于贞元十七年,不能晚于贞元二十年。文安礼(年谱)认定写作于十九年应是对的。因贞元二十一年顺宗即位,永贞革新启动,柳宗元不久即遭贬,不能写作此序了。最可能的写作时间是贞元十九年下半年至二十年底。因贞元十九年春韩愈写了《送浮屠文畅师序》是送文畅东南行,序中写明是因柳宗元书信介绍而初识文畅,而柳宗元此序是送文畅北行,故必在韩序之后。又杨凝病逝于贞元十九年正月,在柳宗元写此序之前就死了,所以柳宗元序中之杨公,陈景云《柳集点勘》认为是杨於陵,这回却应该是他对了,因为,按唐代官制,检校官有两种情况,一是代理,一是以检校官衔出任使职。杨凝属于后一种情况,只是以吏部郎中的资格去洛阳给董晋当判官,并未在朝廷作过正式的吏部郎中,而杨於陵长期在朝廷吏部任职,贞元后期受德宗器重任吏部郎中,是真正的在朝郎官,声名远较杨凝为大。而且柳宗元此序中只称某公、某公而不言名讳,所指者必朝野知名人物,那么杨公当是杨於陵而不是杨凝。特别是顾少连、韩皋二人皆是德宗朝重臣,在贞元最后几年,二人在吏部、兵部、京兆尹这几个重要职位上轮转,韩皋并非只在贞元十一年前才做过兵部侍郎。是公众熟悉的人物,所以柳宗元亦不拘泥他们某年任某职说天官顾公、夏官韩公都不会引起误解。

上一篇:关于中国合伙人经典台词大集锦下一篇: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佛学情怀